【收获】
1、发现之前的部分记录仅仅是成为了“那时的收获”,待之后有新的反馈就特别容易把之前的覆盖。一个道理和心得,收获后还需要多次的践行和确认,这个过程我理解为是“加深”的过程,所以笔记的回顾重读仍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也像一本让人有收获的书总是在多次阅读后还会有新的收获。不要卡在“读书时有收获,放下书就忘记”的尴尬,利用“多次重复”来解决这个问题;
2、有个经历过内观禅的家伙,整理他所说的内容,其回复让我找到点相通体会。大意是刚参加内观禅前期几日会思考自己“过去”很多的事情,当把这一生经历都想无可想时,才会停下来中肯的与过去和解,转而去规划未来憧憬“以后”。思考,这与教练技术或心理学里提到“放下过去,受害心理”,转而关注“谋划未来,积极心理”说的是同样的方法。今年没有参加内观禅计划,先且按这理解记录下来;
3、通过写作梳理了采铜法则,尽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无需在意做的事情是否高大上具有多高收益值,因为收益值的半衰期只要够长,就总会在作用期内进行叠加和积累。完全的投入到高收益值、长半衰期的事情里,却会忽略像练习、重复这样的每次低收益值事件,这也需要经常提醒自己;
4、极少参与线上学习群里的讨论,看到最多的话题是遇到困难时的面对,相比干巴巴的鼓励和打字加油,更喜欢看到分享心得和讲出不同认知的场景。每一次困难都是成长的经验BOSS,要么有办法能绕开,实在绕不开就只有正面对待,抱着历练的心态,哪怕是用排除法都行,尝试各方法解决,或让自己跨过或让这困难变小或让自己适应都是我们最终的“收获”,不给自己设限再积极一些;
5、分享给迷茫的小伙伴应该具有不患得患失的“原则”,正如达利欧说的那样,对于需要知道的东西而言,其实真正知道的部分并没有多少。达利欧一生中取得众多成功,其主要原因不是因为知道多少事情,而是知道在无知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做。这也很像交易计划,知风险懂进退,可能并不是最优,但是最适合自己和所能承受,并以此做为筹码交换潜在收获;
6、看到针对“要多读书”还是“读好书”的讨论,里面的观点十分有参考意义。在读书量还未达到一定标准,且自身无法分辨所读领域好书的前提下,合适的答案是“要多读书”,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好书”。如果已经有领域内足够的阅读量后,特别是为了直接解决问题和有指导性的学习,就需要“读好书”这个目的。思考,举一反三在人生或者阶段的不同位置,许多答案都没必要二选一,根据自身需求来切换比例将会更能兼顾和平衡;
【不足】
1、本周有2020 LOL季中杯赛,考虑到了长时间的看比赛,所以特意在个人娱乐上进行时间分配,解决了前几周反馈的问题。以前碰到没有安排的个人娱乐时间被消耗,会对时间的使用有些遗憾,现在提前做好计划正常使用,这就心安理得了不少;
2、对“时间”的使用也挺奇怪,明明有时浪费挺多,但还要精打细算,也许是因为知道不稀缺。浪费的部分是木桶短板,需要加强限制节省时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