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著名演员海清发布了一条动态,她说:
放学回家写到现在,快夜里12点了蛋妞还在写作业,自己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对此,网友们纷纷评论:
恨不得跟你抢儿子了
这孩子真棒,你教的真好啊
其实,海清的儿子之所以受到赞赏,原因就是两个字——自律。
关注海清的人应该都知道,她经常会晒自己和儿子的动态,不仅有儿子认真写作业的,还有儿子参加学校原创英文诗歌比赛获得一等奖的,也有自己与儿子的对话。
对话的内容大概是:她想和儿子蛋妞一起玩新买的棒球,结果被蛋妞以要先写完作业为由拒绝。反而安慰海清让她休息下,等自己做完作业再陪她玩,还教导她要有耐心,不要对作业有负面情绪。
从这些一点一滴的生活剪影来看,海清的儿子真的很自律,但是,不存在什么天生自律的孩子,所谓自律基本都源自教育方式以及长期磨练。很多人都说好学生都是"别人家的孩子",但其实只是我们的教育方式不对,不然你也会拥有一个省心省力还贴心的孩子。
虽然海清在微博中没有透露具体的育儿方式,但综合海清的多次采访内容,她大概是采取了下面的几项。
1、列出每天计划清单并适度奖励
这份计划不仅要包括年度和季度的阶段性计划,也要将日常学习任务清单化,然后按照重要性监督孩子分主次完成。在这里,要牢记一个原则:今天的事必须要今天做完做好,绝对不能往后拖延。
并且,在清单中,家长应该为孩子创造成功的机会。也就是说,如果你给孩子安排一项适合他们发展的实际生活活动——从倒水到钉钉子——他们就有机会学会一项技能并获得成就感。从简单的事情开始,一点点激发孩子的积极性,有助于我们将这个清单计划在家庭中持续进行下去。
另外,当孩子按时完成清单上的任务后,我们还可以给孩子一些小小的奖励,例如,开个家庭会议,在全家人面前表扬孩子的进步。在给予奖励时要明智和有选择性,尽量选择与成就成正比的奖励。不要让这个奖项掩盖了你孩子出色的表现。
同时,不要承诺奖励作为激励。这可能很难做到,但是在鼓励你的孩子做到最好和试图用奖励来激励你的孩子之间有一个微妙的界限。
最后,值得注意的是,这份清单必须是全家人共同制定的,是询问孩子的意见后制定的。让孩子参与进家庭规则的制定中,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尊重与爱。那些在最初的关系中感到尊重和被爱的孩子,他们会驱使自己去做全家人期待的事情。
2、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孩子磨蹭,不按时起床,这几乎是所有家有上学娃的妈妈们聚在一起时必会相互抱怨的事。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小孩子们总是喜欢推迟应该完成的事,做事慢慢悠悠。其中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孩子没有正确的时间观念。
培养孩子的自律性,需要引导孩子养成有效地管理时间、高效地利用时间的好习惯。父母可以结合已经列好的计划清单,告诉孩子:你按时完成每个事情后,才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当孩子做事情按顺序来,准备好一天的学习任务,并按时完成后,他就会发现他不再手忙脚乱,而且还有自己的自由支配时间。等孩子看到时间合理分配的效果,他自己也就愿意遵守制定好的规则了。慢慢地,自律的种子会在孩子的心里扎根,成为一种受益终身的习惯。
3、做一对适度“狠心”的父母
拥有一个自律的孩子,是多少家庭梦寐以求的事情。但要一个孩子去自我管理谈何容易?大多数孩子都是这样的想法:
“作业周一交,我明天晚上再完成”
“爸妈还没催,我再多玩会手机”
“没事儿,再睡会,上学应该不会迟到”
“反正不急……”
虽然,一个自律孩子的养成,纵然有孩子自己的原因,而其背后的家庭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有时候适度“狠“一点,才能教出自律的孩子。
十一假期期间,学院君发现,有一位妈妈在朋友圈晒出了自己给孩子制定的一份学习计划,例如每天做哪科作业,几个小时等等,这位妈妈还请大家监督。开始的几天,还能见到她晒图打卡,过了3天,就不见动静了。仔细一问,才知道这个计划已经搁浅。
这位妈妈事后焦急地跟熊莹老师留言:孩子自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各种拖延不配合,闹得我心烦,最后也就不管了,也是真的没办法管啊。
其实,未必是孩子自己不知道着急,而可能只是孩子的自制力和自律能力不够, 我们作为孩子的父母,与其指责他、批评他,远不如试着催催他,有时适度的“狠”一点,坚持孩子按照规则来做,一段时间后,孩子就会习惯了,慢慢的,他觉得每天这样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这就成了性格。
周杰伦曾在某档节目中分享过自己童年练琴的经历,他说:4岁开始学琴,每天都要练足两小时,有时候练烦了就会偷懒。妈妈为了督促他,就拿着藤条在旁边看,只要他弹错了一个音符或者走神不专注,妈妈就会用藤条抽他,但也是从那时起他养成了自律练琴的习惯。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他们做事情也常常没有定性,而自律的过程,又必定需要汗水和付出,孩子一开始难以接受也在所难免,此时,如果父母不狠心,孩子的内心就会动摇了。
更何况,现代社会的诱惑那么多,如果我们父母做不到狠心不妥协,不用心立规矩,说不定孩子哪天就迷上电子游戏了呢?
4、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到表率
还有,在学院君看来,上面的这位妈妈还有一点做的不到位,那就是没有做出表率。本来已经定好了计划,孩子一闹,你就妥协了,这不是明摆着告诉孩子:这个计划不用遵守吗?
家长的动摇,本质上是自己缺乏自律的表现,是孩子效仿的坏榜样。所以,在孩子逐渐养成自律意识的过程中,家长也应该参与进来,只有家长以身作则,懂得自律,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孩子,才能养出一个真正自觉的孩子。毕竟,再好的教育都抵不过“身教”了。
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曾说过:有一种品质可以使一个人在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中脱颖而出,这个品质不是天资,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
确实,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少人的成功都可归因于——“自律”。其中就有著名人物比尔·盖茨。在纪律片《走进比尔:解码比尔盖茨》中,比尔·盖茨的高级行政助理Lauren Jiloty,在镜头前向我们展示了这位顶级富豪的书单:《受教》、《成为机器》、《完美的武器》、《弹性》......前前后后,共有16本。
这仅是比尔·盖茨的一周的阅读量。据比尔·盖茨身边的人表示:阅读这个习惯,比尔盖茨先生一直雷打不动地坚持着,无论多忙,都会按照计划阅读。
对于读书,比尔·盖茨曾骄傲地说过:虽然很多人说我是辍学生,但因为我读了很多书,所以和我认识的人比,我学到的东西绝对不输给他们。
自律并不是要束缚住一个人的的天性,而是帮助一个人进行自我管理。也许我们努力一天和混一天,看不出任何区别,但是一个月后,我们就能看出努力后的不同。
自律,对于孩子来说,更是如此,从儿时开始的日积月累总会成为日后别人的望尘莫及,从而拥有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所以,为了孩子,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因为,你在做,他在学。不要怕麻烦,培养孩子的自律,是给孩子一生的财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