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汲取历史智慧,启迪昭示后人》。
风雨兼程五千年,以史为鉴再出发。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凝结着前人的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历史是故事,是经验,是情愫。史之于国,譬如皮之于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们理应明理析义,以史为鉴,借古时之“酒杯”,润今人之“心田”。
“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感恩历史,感恩它给我们带来壮志情怀。孙中山先生写道:“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日。”无论是苏武北海牧羊宁死不屈的坚贞,还是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的皎皎品行;无论孟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的壮心,还是李密的“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的孝心;无论是孙中山创立同盟会的天下为公,还是晚清状元张骞的实业救国,历史人物或埋头苦干,或拼命硬干。我们应像他们一样,用壮志情怀勇敢地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做时代的建设者,做民族复兴事业的圆梦人。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感恩历史,感恩它给我们带来的睿思。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曾经合纵连横,兼并六国,后来身死人手,短命而亡。《过秦论》告诉我们仁义不施必将失尽民心,大业难继。曾经屈服求和,却不得一夕安宁,最终破败而亡,《六国论》告诉我们卑微乞求没有用,只有自身强大,才可争取永久的和平。曾经享乐安逸,欲求无度,虽能一时显赫,最终却身死国亡,《阿房宫赋》告诉我们人民,只
有人民,才是历史真正的创造者,为政者必须守仁义,行仁政。我们从历史中总结盛衰兴亡的教训,以史为鉴,勉励自身。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感恩历史,感恩它给我们带来面向未来的勇气和底气。忆往昔,袁绍不听部下劝告,痛失乌巢,兵败官渡;乾隆自满天朝大国,落伍世界。如果他们懂得借历史,观远方,知未来,怎会落得“仓皇北顾”的下场?历史这面大镜子为我们提供了无数的思考与进步的资源。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
“水有波而明其流,车有辙而后可寻。”历史,是精神的故乡,也是最好的教科书、营养剂和清醒剂。以史为镜,可以牢固信仰;以史为镜,可以知荣辱;以史为镜,可以明方向。我们对于历史的馈赠实在是无以为报,我们所能做的,只有感恩历史,铭记历史,以史为鉴,以史明志,学史力行,不断蓄积砥砺前行的磅礴力量。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