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搞定时间记录

作者: 冯毓 | 来源:发表于2016-12-30 23:39 被阅读174次
    三步搞定时间记录

    时间,既可以是我们的朋友,也可以成为我们的敌人,关键在于你是如何对待它的。其中,记录自己的时间就是一个很好的对待方式,但真正这么做的人却不多,那我们就来看看它到底难在哪儿了。

    对我来说,记录时间这件事情最大的难点就是:它的好处不是从无到有的,而是从有到更多。也就是说不做这件事儿,我们不会感觉有什么问题,但如果做了就可能使我们变得更好。比如说读书这件事就不一样,如果我们读了几本书,先不说能不能提升我们的认知,至少马上就能多一些谈资。这时候如果我们不继续读了,那当别人说到更进一步的内容时,我们就有可能听不懂了,而且会因此感到很难受,这就构成问题。但回头再看记录时间这件事,根据我的实践发现,它能使我的某方面从六十分提高到八十分,像发现直觉很难察觉到的问题等等。但如果我不做这件事,这些问题我就意识不到,而正因为如此,我也不会感到难受,正所谓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嘛。

    第二个难点就在于它的好处是不能量产的,甚至是需要一点点运气。比如说还是读书,不管方法怎么样,只要是好书,那读了就肯定比没读强,而且多读一点就好一点,只不过好的读书方法能使我们的进步更大、更快。但回头再看记录时间这件事,我们很可能会遇到“一个月都在做这件事,但生活上却没因此有什么改进”的情况。比如说前一段时间我觉得自己还算自律,期间无意间看到了我的一个发小发的朋友圈,说是自己担任导演的舞台剧终于演完了。本来挺好的一个消息,但我看完以后,负面情绪就开始止不住的往外涌,甚至影响到了我日常做事,最重要的是,我完全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后来我在翻查自己的时间记录时,才意识到我是羡慕人家身边有那么多一些演出的同伴。而我虽然那一段时间也在忙,但在多数时间里还是自己一个人死磕,像读书、码字和跑步之类的。所以这么一看,时间记录更像是在建立一个数据库。一般人遇到问题无非是自己琢磨、靠直觉或者请教他人指点之类的,但对我来说,却多了一个翻查时间数据库的选择。不光如此,时间数据库对其他的方法也有辅助作用。比如说请教他人时,如果我能提供一份时间数据,肯定比光靠嘴要强。但回头来看,坦率地讲,如果不是人家刺激到了我,我也不会想到去翻查时间数据库。更进一步说,如果我一个月都没受到什么刺激,那很可能这一个月都不会因为时间记录受什么益。但如果我因此懈怠了记录,那未来一旦遇到问题,这些残缺不全的数据就不顶用了。所以像这种长期看有价值,但短期看又有点儿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是最难坚持的。

    第三个难点就是合适的工具,我现在用的是一款叫做时间块的APP,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试试。

    说完了难点,就得看看好处了,而这些好处也是我现在做这件事的最大动力。

    第一个好处:量化勤奋

    很多人都在说“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如果从逻辑和思考的角度来看,这句话是相当正确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总是恰恰相反,即我们总是会用战略上的勤奋来掩盖战术上的懒惰。比如说跑步这件事儿,对大多数人来说,在战略上绝对是正确的,但问题是我们总坚持不下来啊。也就是说战略上我们都明白,但在战术上却懒惰了。所以我有时会提醒自己,先别管眼下的事情对不对,因为只有当我们能确保自己可以把眼下的事做好时,才有资格去选择做哪件事。简单点说就是我们得先确保自己能做到勤奋,然后才能说把这股劲儿用在哪,否则一切都是白搭。那这个时候我们就遇到了一个问题,什么时候就可以算勤奋了呢?通常我们都是靠感觉和回忆来确定,但靠这些东西常常会使我们没有底气。比如说我看到发小的那条朋友圈时,确实感觉到了极大的压力,因为我确实没往人家那个方向努力。所以我也感觉自己懈怠了,但其实我并没有啊,而这种时候,我该怎么说服自己呢?很简单,看一眼时间数据库就明白了。以前我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但那时我还没有记录时间的习惯。而当我意识到自己在某一方面落后时,通常的办法都是追上去,结果就产生了处处都在跟着别人的表象,而这都是因为我没有底气说不啊。

    说到这儿,勤奋的另一面也该露出来了,就是个性化。比如说最近我在看得到直播的时候,得知了罗胖熬夜的最高纪录是四天四夜没睡觉,而其他大牛们应该也有类似的情况。但对我们来说,难道只有做到四天四夜不睡觉才算勤奋吗?显然不是,我觉得勤奋是自己和自己比的结果。比如说小明过去一年每天都会读两个小时的书,并且他今天依旧做到了,那就可以说小明很勤奋了。进一步说,如果这个月小明不但做到了每天读两个小时的书,还同时做到了每周写一篇文章,那就可以说是死磕了。所以简单点说就是:很好的完成了过去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勤奋,如果同时还做到了过去没做到的事情,那就是死磕了一把。当然,每死磕一把,勤奋的标准线就会跟着水涨船高一次。如果这个时候小明有时间数据库,那水位线在哪不就一目了然了吗?而且有了这些既准确又公正的数据,谁还会因为别人的两句话就泄气呢?

    第二个好处:发现直觉难以察觉到的问题

    当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都想知道原因和解决办法。所以我们会去思考,而思考的依据来源呢?通常是回忆,但它却是不靠谱的。比如说上个星期,我想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效率,所以就开始思考自己有哪些问题。这时就想到了过去三天我都有玩游戏,而这不就是典型的低效行为吗?所以我还挺高兴的,毕竟找到了改进的思路。后来为了思考进一步的解决办法,就看了看自己的时间数据库。这时我却意外的发现,12月份玩游戏的时间虽然已经累积到了10小时,但看视频的时间却累积到了24小时30分钟(这里说的看视频是指那些没啥价值的娱乐向视频)。而且进一步说,我多是在吃饭的时候看视频,这只是为了避免无聊,跟精力没什么关系。但玩游戏就不一样了,通常都是在做完事情以后,这时候我的精力消耗了很多,所以才禁不住诱惑的。

    最后这么一对比,很显然先从看视频上下手更划算啊,但如果没有时间数据库……

    第三个好处:增加日常的决策效率

    我大概从三年前开始断断续续地记录自己的时间,一开始只是记录“什么时间干什么事情”。结果一天下来看上去就像流水账一样,关键是我也没发现这有什么用处啊。后来我受到了34枚金币时间管理法的启发,开始对时间记录这件事进行模块化改进(具体成果在下面),而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这个好处。比如说前两天有小伙伴叫我一起去漫展,而我又确实没去过,所以挺感兴趣的,但是要真去了,本来的读书计划就耽误了。这事儿要搁以前,我肯定得纠结半天,但现在我的思考过程是:去漫展应该属于哪个模块 - 尝试模块 - 读书应该属于哪个模块 - 学习模块 - 当下我觉得哪个模块更有价值 - 尝试模块 - 为什么 - 去漫展具有相对更大的不确定性和稀缺性 - 那就去吧。其他事情也是以此类推。

    这种思考方法其实不一定快,但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我们不犯已知的错误,具体点说就是,能相对迅速地把我们知道的浪费时间的事情筛出来,所以我才说他增加的是我们日常决策的“效率”。

    难点说完了,好处也介绍完了,接着就该具体的方法了。

    第一步:设立学习、尝试、被迫、尽兴和休息这五个模块。

    学习模块:

    所有经过了验证并确定是有价值的事情,我都会归入这个模块,比如说读书、练声和跑步等等。

    尝试模块:

    运气好总是令人羡慕,但运气这东西其实是可以争取的。在哈佛公开课《幸福课》中就介绍了一种能使我们更加幸运的方法,即尝试新的小事情。而这种事情都有一个特点:在做之前,价值是不确定的。也就是说那些我们感兴趣但不确定是否有价值的事情,可以归入这个模块,比如上面提到的漫展的事情。

    被迫模块:

    有些事情是既没啥价值,我们也不想做,但又不得不做。比如说做家务、购物和逛街等等,这些事情就可以归入这个模块了。

    尽兴模块:

    对我们来说,“玩”这件事是深埋在基因里的,所以那些没啥价值但就是为了开心的事情,可以放在这个模块里。

    休息模块:

    这里的休息期既包括主动的休息,如冥想、午睡和听音乐等等。也包括那些被动的休息,如睡觉、洗澡和解大手等等。

    第二步:把所有事情分别归入这五个模块

    我的习惯是一般不要记得太细,比如说我无论看什么电视剧,都会记录成看视频,而不是把具体的电视剧的名称也标出来。也就是说,只要是价值差不多的事情,我都会记成一类。但也有特殊情况。比如说我就刻意把码字这件事分成了写框架和写文章两类,因为一方面即便分得更细了,也不会太累赘,另一方面是,我想知道自己在这两件事上的时间数据。所以当我们记录了一段时间后,还是要以自己的需要为主。

    第三步:每天记录自己的时间花费

    根据我的实践,只有当数据积累到足够多时,它才会有价值,而这个及格线在我看来大概就是在一个月左右

    还有一点要注意,在我尝试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自己一天都没干什么正经事,而这时候我总会有一个想法:今天就不记了吧。出现这种想法倒很正常,但如果总这么干了,从长期来看,就会严重影响到时间数据库的价值,所以在平时一定要耐住性子完成记录。

    最后,在整个实践的过程中,我也尝试过设计一些不同的玩法,但我的感受是:每天只需要单纯的记录就好了。然后等出现了什么问题,或者有了什么新想法,再看看是否需要时间数据库,这样既简单又高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步搞定时间记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ilv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