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写文章以来,最令我的最头疼的事就是找不到写作素材,每次都是硬想。那么作家们写出了这么多作品,他们要按我这个写法,岂不是要愁的天天掉头发?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著名作家李敖分享的素材管理方法,我才恍然大悟。李敖读完一本书,会把自己认为的重点内容,全部用美工刀裁下来,分门别类的放在文件夹里,这样的文件夹他积攒了上千个。这样,每次写作的时候,如果用到相关的资料,就抽取相应的文件夹和新文章一对,很轻松地就写出来了。
当然,李敖李大师的这个方法比较狠,我们一般人学不来。我们有没有更柔和点儿的方法?有,按照《高效能阅读》里的观点来说,李敖的这种方法就是建造了一个产出数据库,有了这个数据库,写作的速度会成倍的增加。《高效能阅读》是日本作家原尻淳一通读了市面上百余本的阅读类的书籍后写成的书籍,他做到了“集百家之长,成一家之言”,书中的内容都是经过他亲身验证的,非常有效。书里面将读书分成了清晰明确的3个阶段,让你从一点书都不读的读书小白,一步一步的往前走,成为读完书就能输出好文章的读书达人。
原尻淳一是龙谷大学的客座教授,还在一家知名企业担任营销管理人员。他非常善于从不同领域的书中捕捉关于营销的视角,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总结能力也是一流,他在营销部门工作时,曾将自己工作几年的经历汇总在一起,编写了一本《规划的能力》,成为了公司的培训教材。这种输出能力,显然离不开他的产出数据库。
那我们怎么才能建立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产出数据库呢?分三步走即可:解剖信息——存储信息——结构化输出。
一:解剖信息
解剖信息的意思是把你在书中看到的内容庖丁解牛,在这一步中,需要灵活的运用标记术。标记术分为三步:
第一步,将文章中重要的关键词和人名圈出来,这是为了找出书中的重要线索。
第二步在重要的词句下划线,这个大家很熟悉,不必多说。
第三步高能,厘清关键词与重要词句的关系,如果关键词与划线的句子是相互关联的关系,那可以用←→的线条连接在一起,如果是互相对立的关系,就用→←的线条连接在一起。本来文章比较零散,这样一来,很快就能理出整体的结构框架。然后根据这个结构,写下自己的新发现或者感悟即可。
二:储存信息
写完的感悟可不要乱放。你有没有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写作的素材放置在很多地方,电脑有,纸质笔记本上也有,各个平台的收藏夹里也有,文件散落在各处,光是搜集在一起就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原尻淳一也被这种情况困扰过,后来他寻找到了破解之道,那就是将所有的参考信息,按照主题存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
比如,如果是纸质的文档,可以将参考资料都放在同一个文件夹里。如果是读书感悟、或者网络上的视频或音频,原尻淳一推荐存储在云端。比如印象笔记,兼容性简直好的不像话啊,各种格式的文件都能存储,而且在各大软件都有相应接口,遇到好文章、好视频、好网页,通通一键储存。简直是写稿人的幸福救星啊。
我按照这个思路找到了微软的OneNote云笔记,特别好用,印象笔记的功能基本上它都有,最厉害的是能与Word、excel无缝衔接,推荐大家一定要试试。
三:结构化输出
在收集好了各类素材以后,就要结构化输出了。在这一步,原尻淳一希望我们好好研究优秀的结构。有哪些优秀的结构供我们借鉴呢?讲两种:一是研究你所看到的好文章,可以分析他的文章骨架,可以剖析他们的关键词怎么安排,如何起承转合,慢慢琢磨,形成我们自己的文体。二是研究著名商人所绘制的图表,观察他们条目之间的安排,研究其行文结构。
《高效能阅读》中不仅讲解了制作产出数据库的技巧,还贴心的将阅读划为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阅读技巧,足足罗列了89条之多,让读者可以一次看个够,从零开始爱上阅读。无论我们处于哪个阶段,都能找到相应的技巧,充实自己的阅读体验。而且书中还给出了大量的阅读类书籍名和作者名,像是一本阅读的索引书,引导我们找到高质量的阅读书籍。
海明威说过: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我们写文章也应该是这样,写一篇文章,要有比它多八倍的素材存在数据库里,这样我们才能做到游刃有余。这就是写作的真相,只有背后付出辛勤的努力,才能造就写文章时一刹那的荣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