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1年7月底加入定投人生课堂到现在,在《定投人生课堂》里听的最多的就是溜达老师的逻辑课。《超越感觉》前后讲了15轮,其次是笑来老师每周2-3次的心理按摩课程。
逻辑是一个人的底层操作系统。笑来老师多次提到,逻辑不好的人,别说投资了,什么都干不好的。
学习了逻辑课以后呢,慢慢发现逻辑对独立思考,决策判断,投资赚钱,写作沟通,亲密关系,育儿,审美方式都是息息相关的。
笑来老师说,他的人生有很多个身份:
毕业以后做过销售,后来去新东方当英语老师,后来又辞职开始写书成为一个作家,现在他不仅写书,还做了投资人。
有这么多变化身份,只有一个身份没有变:那就是他这么多年一直在做学生,持续学习各类知识。
所以我们学习写作,也是为了用学习的逻辑更好的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特别幸运的是,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自己不知道,这样就可以挣扎着,有意识的,有计划的去扩展自己的能力圈。
所以,第2季逻辑课程就这么来了(及时雨)—《高质量决策》。
溜达老师在课程开始举了一个例子:
她有个学生看到身边很多人在报各种学习班,各种上课,他也开始焦虑。所以他随大流,赶时髦的也报了很多课程。
后来呢,那些课程他根本就不可能全部上完的,而且课程的质量内容也良莠不齐。
所以他做报学习课程这个决策的过程中,没有想清楚目标,不清晰。
在生活和工作过程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做着决策。可是大部分人没有决策能力,还有的人是习惯让别人为自己做决策。
记得我在14年离开R公司的时候,内心对下一个公司的选择是没有标准没有方向的。当时心里只想着尽快离开,至于是哪个下家不重要。
所以导致的结果是,去了一家公司面试,这家公司为了我的入职等了一个月,结果我只上了三天班就去了另一家公司。
一年后,几乎同样的事情再一次的发生:一家比较大的国企等了我三个月的入职时间,最后我又一次去了另一家公司。
关键是去的那家公司我也没有呆多久,两个月后就离职了。
多么不长久不靠谱的决策呀。
后来我才想明白,那个时候其实我的决策都是模糊不清晰的。离开R公司以后,觉得哪家公司都不如它,接受不了现实,导致心里落差大,频繁跳槽。
所以从14年到18年初,事业发展停滞不前,几乎没啥成长。
还有在工作中,我们做了决策以后,习惯征询领导的意见。其实,就像溜达老师说的,内心的潜台词就是逃避责任。
汇报了领导,就等于是领导做的决策,他来担这个责任。其实,结果如果不好,该担责还得要承担责任。
根本原因是没有把自己放到责任人、决策人的位置上,心里没有做好担当的准备。
那么,经过深思熟虑的决策就会带来好结果吗?也不一定呢。
事实上,好的决策不一定结果都是好的,坏的决策也可能会因为遇到好运气会有好结果。
如果这样的话,为什么还要学习如何做好的决策呢?
因为,我们无法掌控决策带来的百分之百的好结果,但是好决策一定能增加好结果的概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