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7年高考课标Ⅱ作文题点评

2017年高考课标Ⅱ作文题点评

作者: 江南桂子 | 来源:发表于2017-06-07 18:16 被阅读85次

原题展示: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名师点评:

这是一道新颖而又“古老”的作文题目,出的不错。

从形式上说,仍属任务驱动型作文,只不过材料由2015年的事例型、2016年的事理型,变化为今年的名句型。说它“新颖”,就新在这里。

说它“古老”,则是指六句名句,除鲁迅和毛泽东的两句之外,都是古典诗文。

第①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周易》,意思是说:大自然的运行刚劲强健,因此君子正应刚毅坚卓,不断努力,发奋图强。乃清华校训。

第②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乃杜甫《月夜忆舍弟》的颔联,全诗为“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作于安史之乱爆发之后。诗中写兄弟们因战乱而离散,杳无音信。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忆弟之情。颠沛流离中的诗人杜甫,看到山河破碎,引起他强烈的忧患和思念,牵挂思念不知生死的兄弟,更为故乡和国家的命运而悲痛忧伤。

第③句“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出自李清照的《鹧鸪天·桂花》: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孙崇恩先生评曰:上阕咏物抒怀。首二句写桂花的颜色姿质,赞美它淡雅、高洁、柔和的品性,形神兼备,独有风韵;接着议论抒情,直言桂花不需群花那样的“色”美,亦“自是花中第一流”。下阕深入一层赞美桂花为群芳之冠,先从节令上看,以梅菊衬比,桂花为中秋之冠;结尾评议屈原多以珍贵花草喻君子美德,惟独未写桂花之美引为憾事,再度突出桂花的高雅。全词咏物不滞于物,或以群花作比,或以梅菊衬比,或评骘古人,层层议论,连连抒怀,步步宕开,议中含情,情中见意,情调激扬,气势豪放,表现了女词人重内在美、素质美和崇尚淡雅高洁的情怀。

第④句“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乃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魏源的名言,原文前面还有两句:“受光于隙见一床,受光于窗见室央。”文中的难点在于“受”字的理解,是“接收”,还是“授予”(通假字)。根据魏源的思想和理念,再联系前两句,我认为受还是解释为“接收”更好。魏源乃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他认为论学应以“经世致用”为宗旨,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并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开启了了解世界、向西方学习的新潮流,这是中国思想从传统转向近代的重要标志。这连在一起的四句名言,显然是说:人啊,接受的教育越广阔,见到的世界越宽广,内心的世界便越开明越豁朗,明显是提醒世人打开心胸、放眼世界的。

第⑤句出自鲁迅《论睁了眼看》:“诚然,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倘若并正视而不敢,此外还能成什么气候。”作为现代启蒙大师鲁迅,这比魏源先生显然又进了一步。

第⑥句自不必说,地球人都知道呢。

说实话,这道题,给了考生极大的的思考空间和创作可能。如果“审”透了、想通了,应是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好结果。

题目中的提示语极重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显然,这是在告诉考生:本次作文的总立意是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正符合“立德树人”的总要求,又合乎“一点四面”里面的第三“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难点只在于“合理引用”哪两三句。注意:至少两句。

1.最容易看出“交集”的自然是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或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①⑤组合可侧重谈认识自我、超越自我、自强不息、勇于进取。

2.当然三句同写自然也可,立意当是:自强不息、敢于正视、勇于担当、舍我其谁!

3.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与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可否组合?若按字面意思组合,也无不可:思念故乡,故乡在我心中虽无“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但深层追究起来,稍显牵强。

4.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与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的组合,当是很棒的角度:谈启蒙,谈睁眼看世界,谈怎样打开心胸、放开眼界、勇于担当。

5.最综合的角度,就是:将六句并列齐观,从《周易》到毛泽东,本身就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渊源有自、传承有序与生生不息,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生动写照。

至于文体,议论文最是方便,记叙文——编故事,散文——叙事兼抒情也无不可,只要“合理引用两三句”即可。

总之,这是一道相当不错但略有难度的作文题。写得好不很容易,需要考生有很开阔的视野,敏锐的思维,漂亮的表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7年高考课标Ⅱ作文题点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isa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