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北昆的《牡丹亭》又在中山音乐堂上演,我有提前买到的早鸟票,想邀朋友一起去欣赏。朋友告诉我说《牡丹亭》已经看过了。于是我又和家人一起去看了一场。对于我来说,《牡丹亭》已经不存在“看过没看过”的问题,这部昆曲经典我现场看了大概已不下10遍,家里人也都陪着我一起看过多遍。
和看一些电影、电视剧不同,我看《牡丹亭》早已不只为看情节,那里面的故事我早已烂熟于心。如果要问看《牡丹亭》不看情节看什么。我想说也看情节,也远不止情节。我陶醉于里面的每一句唱词,每一句唱腔,每一句念白,甚至伴奏的每一段笙箫竹板,深怕漏掉一个词,一个音。每一次我都跟着唱词里的园林春色和三生情缘,跟着唱腔里的温情款款、哀怨缠绵,陶醉在自己的想象中~
这场在春天来临之前的演出,格外应和长冬之后盼望春天的那份心境,让我莫名的感动。
开场的游园一幕,跟随杜丽娘那婀娜的身姿,轻盈的脚步,顾盼的眼睛,又一起走进那姹紫嫣红的春光里,一句期待中的“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鼓动着我在现实世界里尽早一点地投入到春天的怀抱里。
剧中那牡丹亭上三生缘,一遍又一遍地重温,每一次都被“情不知所起,而一往情深”的美妙而打动。无论是抽丝剥茧,韵味无穷的至爱表白,还是一步一景,转身三界的时空转换都让我惊叹称绝。古今中外,描写生死恋,或是人鬼情未了的故事,论从中得到如此丰富的美的享受恐怕少有超越汤显祖的《牡丹亭》。
看过很多不同版本的《牡丹亭》,大小剧场,不同的舞美设计,有的是水墨丹青大写意,有的是桃红柳绿,水榭亭台园林景,还有一些用上了现代的声光电。这次的演出台上除了一块布幕,一桌一椅,没有任何其他的舞美设计,这样原汁原味的纯粹演出,可以全神贯注地跟着演员的表演,沉浸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得到更多的精神愉悦。这大概就是国画中的留白艺术,也是西方人说的“less is more ”吧。
这样一部博大精深的经典戏剧,每一次重温都有不一样的感悟。这一次,我依然折服于400年前的这位封建纲常之下的名门闺秀,大胆追爱的勇气,也悲叹于她只有在脱离了人间藩篱,变成为鬼魂之后,才能面对判官,大胆表白,直抒胸臆。戏剧的一个作用是成全现实世界中的情感宣泄。
这次观剧,我还静心玩味剧中的小角色,更加悟到剧中每一个人物设计的玄妙。无论是种花种树的老花工让柳公子结上花树之缘,还是不动声色的道姑给予柳公子的神秘指引,还是爱心花神们的情谊牵线,让有缘的人终将相遇。而剧中动静最大的“功夫戏”的判官桥段,也是真正的震撼人心。唯有精诚不败,方得感天动地,如愿以偿。什么叫“惊天地,泣鬼神”,丽娘的爱是也。一切都有缘分之手,在冥冥之中做最好的安排。
我完全称不上是戏迷,唯独对《牡丹亭》情有独钟。
雪里已知春信至,心早已盼着去探春,踏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