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页九
来自第五章《打造适合自己的心智模型》P126
心理学家所说的“知识诅咒”,是指在别人学习我们已经掌握的东西,或是从事我们所熟悉的工作时,我们会倾向于错估他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教师通常会受这种错觉的影响——认为微积分非常容易的教师,在面对刚接触这一科目或是学不好这一科目的学生时,就不能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知识诅咒”。
P129物理学家兼哈佛大学教育学家埃里克•马祖尔认为,对某事了解得越多,把它教授给其他人的难度就越大。为什么会这样?当你在某些领域成为专业人士后,你的心智模型就会发展得更为复杂,而组成心智模型的步骤也会淡化成记忆背景(知识诅咒)。以一个物理学家为例,她可以创造一个由物理规律构成的心智模型库,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运用牛顿运动定律或是动量守恒定律。她会倾向于用这些基本的规律来解决问题,而新手则靠问题表面特点的相似性将其分门别类,例如问题中涉及的装置(滑轮、斜面等)。某一天,当物理学教授要讲物理学入门知识的时候,她会讲怎样用牛顿力学中的知识来解决特定问题,而忘了她的学生还没有熟练掌握自己早已形成心智模型的基本步骤。教授假设她的学生会轻松地听懂复杂的课程,因为在她看来,这些都是极其基础的。这就是元认知错误,是对她知道的东西和她学生知道的东西之间匹配程度的误判。马祖尔说,最了解学生们在接受新概念上有什么困难的不是教授,而是其他学生。一个非常简单的实验可以说明这个问题:让一个人在心里默唱一段普通的旋律,并把旋律的拍子打出来,然后另一个人根据拍子去猜旋律。总共有25组给定的旋律,因此从统计学上猜对的概率为4%。有意思的是,默唱旋律的人认为对方能猜对的概率是50%,但实际上听拍子的人猜对的概率只有2.5%,还不及统计学概率。
「I,重述知识」什么是知识诅咒?知识诅咒的不良影响有哪些?
【知识诅咒】
表现:认为自己已经很熟悉的东西,别人也应该很迅速的掌握或者不需要学习就能和他一样自然就懂了。因此在教授他人时会直接略过基础部分直接讲解更高深的内容。而实际上别人并不理解也无法听懂他所讲的内容,因为缺乏必要的基础知识。
原因:对某事了解的越多,教授给他们的难度就越大。当一个人成为某个领域的专业人士时,他的心智模型也会变得更为复杂,从而淡忘组成心智模型的基本步骤。这时他会倾向于直接用最新的新式模型去解决实际的问题,并将其分享给其他人。
而对于新手学习者来说,这时尚未掌握这个领域中最基础的心智模型,是无法直接跳级和专业人士站在同一个认知平面上的,这会导致认知、沟通上的错位。
栗子:记得我刚学开车时,还不太会倒车入库。有一次我请教了一位开了很多年车的同事:怎样快速的倒车入库?
他告诉我:他只知道这个很简单,他凭着感觉就能倒进去,但讲不出来到底是怎么开的,所以也不知道该怎么教我。
「A1,激活经验」
梳理你建立过的心智模式,至少找到5个以上,然后在这些心智模式中至少挑选一个,弄明白这个心智模式什么时候不适用,适用什么人群,什么时候看似适用,但实际需要我们做一些新安排。
【心智模型】
写精时力日志,业务沟通心智模型,报价心智模型,项目管理心智模型,辅导作业心智模型,亲子沟通模型
亲子沟通心智模型:
什么时候不适用:自己心情不好,状态不佳时,会将负面情绪传导给孩子;还容易没有耐心,会因为很小的问题对孩子发脾气,对孩子没有同理心。
适用人群:两个孩子
什么时候看似适用:自己是正能量状态,孩子是负能量状态时,孩子放学需要陪伴时,孩子需要学习辅导时,孩子孤独无聊时
实际需要做哪些新安排:教孩子学习新东西和新知识点时,要考虑孩子的现有水平和接受能力,从讲最基础最简单的内容,等孩子理解了再加大难度。
栗子:教孩子学自行车,当孩子还是两岁时,买带平衡轮的自行车让孩子骑,告诉他脚放脚踏板上,示范两脚一高一低的踩,孩子手握车把手把握方向,目视前方,他骑的时候我们在后面扶住车子控制平衡,直到他能独立自己骑。
等孩子长到5岁时,去掉平衡轮,再教孩子控制车身平衡保持前进,控制速度,教他在紧急情况时该如何处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