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的前提是,一个人对可能的行为有选择的自由。人的行为总是体现着某种目的,即使行为人对目的没有觉察到或者不承认。行为目的之分析和研究,对心理治疗具有根本的重要性。
你越克制,我越依赖
在开始今晨的涂鸦前,我先带领各位复习一段“经文”:
人的行为有原因,也有目的。对它们进行研究,有利于深入理解人类的行为,对心理治疗也有重要意义。
不论采用什么样的因果观,因果观总是隐含着决定论。目的观相反,它意味着人有意志自由,对行为有选择的自由。心理治疗的前提是,一个人对可能的行为有选择的自由。人的行为总是体现着某种目的,即使行为人对目的没有觉察到或者不承认,社会也不会同意行为人的观点,尤其是涉及他人利害的时候。
心理治疗的成效取决于病人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动性,而这些都属于目的的范畴。因此,行为目的之分析和研究,对心理治疗具有根本的重要性。
我就是在这段经文指导下从事心理咨询的:几乎从来不问原因,而总是反复询问或与求助者探讨目的。也就是我多次说过的,不问“为什么”(why),而关注“为了什么”(for what)。
比如面对那位由于自己高度控制而造成孩子极度依赖的母亲,在让其对“控制”和“依赖”的心理内涵有所领悟后,我会问:“您如此控制孩子的行为,凡事都要替代,是想达到什么目的呢?”
一般情况下,她会陷入沉思。
凭我的经验,这时的引导十分必要。我会用非常肯定的语气问:“您是否听到自己内心有个声音在对孩子说,‘孩子,妈妈爱你,你这么聪明、可爱,什么都不要做,妈妈全包了’?”
求助者还会沉思,但此时的沉思已经包含了默认。
我从来不会满足于这种默认,而常常通过调侃或幽默的方式让求助者承认我对其行为目的的分析——用语言表述出来!
那天,她笑着说:“好像是这么回事儿。”
“是‘好像’?还是‘就是’?”我问。
她答:“‘就是!’”
承认了自己控制,也就看到了对方依赖接下来,我尝试着挖掘她想通过控制而期望达到的更深层目的,会说:“我仿佛听到您的内心在向孩子说‘孩子你别乱动,不然捅出娄子来,我就不知该怎么办了,所以最好你按我说的做’。”
她在惊讶之后微笑,口上说着“好像”但内心承认“就是”。
如果我判断与她的咨访关系足够牢固,还会进一步跟其探讨。当然,此时我会小心翼翼,一般这样表达:“经过几次咨询,一位领悟能力较差的母亲终于承认自己控制并替代孩子的目的是不希望孩子长大,因为她害怕孩子长大会离开自己。”
就这样指桑说槐,声东击西。
当我发现求助者能够认同那位“领悟力较差的母亲”后,会再说:“这样的母亲其实是在对孩子说,‘我很寂寞很失败,你不要离开我;你若长大走了,就没人听我的了,而我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你留下来吧,求求你!’”
说这话时我会看着求助者的眼睛,很多人会眼圈发红。
至此,求助者控制孩子的目的可以告一段落,但我的目的还没有达到。
依赖和控制互为因果“您觉得孩子想通过依赖行为,达到什么目的呢?”
这个问题可以讨论,但答案是在我心中早就有的——
表层是,孩子好像在对母亲说:“我什么都不会,请你告诉我,我不能离开你的指导,离开了你我就活不成,你是我的导师——随时随地、事无巨细!”
深层是:“做父母这么累,什么都得操心,生不如死;我可不能这样,我不想长大,我不能长大!”
“控制”与“依赖”是一对相依而存的矛盾,既对立又统一;在咨询过程中,我们不必归结其原因,却要尽可能深入地挖掘其目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