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是进步的开始,看到也是改变的开始。
——陈乔丹
女性成长,幸福自己。
——心理老师陈红霞直播连麦笔记
陈同学诉求:单身带孩子,父母希望再婚的压力,孩子能否接受新家长,对方能否接受亲子关系,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必要再寻求伴侣。
陈老师:对女性心理、生理最大的滋养,来自于亲密关系。所以我们需要亲密关系。
我们养孩子的目的就是让孩子独立,孩子可以离开我们,独自面对世界。从这个角度来说,父母和孩子的分离是对的。如果父母和孩子分离不够,父母替承载的太多,反而会妨碍孩子的成长,而这一点也会是很多问题是原因。
想得太多,做的少。意识到存在这种模式,解决的方法就是反着来:先做,想那么多也没用。
减少内耗——做。
与其这样内耗,不如选择一个方向去做。
为别人考虑多,为自己考虑很少。你已经失去了自己。
当你过多地去猜测对方的需求,过多地牺牲自己,去满足关系,满足周围人的时候,就已经失去了自我。
你会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不知道对错。
你需要尝试着过自己的生活,明白自己的需求是什么。当你明白自己的需求的时候,你的边界是什么,什么是你能接受的,什么是你不能接受的,什么是你可以拓展的,你就慢慢有了目标,有了评估的依据,所有的这一切都源自你能够为自己而活。
把孩子养大,同时把自己养大。
只有自己过好了,你才能更好地和其他人相处。
行动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困惑、挫折是很正常的,没有哪一条路是好走的。
了解自己,爱自己,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
心女士诉求:不能容忍讨好型人格的先生,很过分,吃饭总是抢着付钱,让对方不舒服也觉察不到。
陈老师:讨好型人格,只有真正理解这类人,才能和他们好好相处。
你有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为什么他会是讨好型人格?讨好型人格是怎么形成的?
对于正常人来说,谁不想为自己谋福利?讨好违反人性。
行为习惯是从小养成的。
为什么在一个家庭中,它会形成一个讨好的习惯呢?
心女士:先生说过,他的原生家庭,父母吵架就拿先生出气……
陈老师:这也许只是冰山一角。透过这个现象,你会看到一个可怜的孩子。
(听到这里,我的眼泪已经忍不住了,这和开始心女士的痛恨之情形成鲜明对比)
你会看到一个可怜的孩子。他在用牺牲自己的方式去保护自己。他特别害怕,一旦他出错,一旦周围人脸色变了,别人不开心了……
那么这个孩子求得生存,他就会努力地讨好周围的人,在心理学上称作生存策略。他只有这样才能够所谓地生存下来。他即使是这样,他也未必能很好地生存下来。比如别人在单位受气了,因为天下雨了而不开心,他就会受到影响。比如爸爸妈妈不高兴了,而这种危险是不可控的,你不可预测的,不知道什么时候那个人就生气了,甚至是因为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事情……
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可怜的、努力地试图要保护自己的孩子,他的行为习惯背后是类似是否能够生存下去的恐惧。
你要看到讨好的背后是一个自尊感、自强感受到严重损害的一个人。
而他讨好的表现恰恰是你鄙视他的原因,他会觉得,无论如何做,我都不能得到亲人的爱,所以他的自尊会越发地受到损伤,人格受到损伤。
怎么和这样的人相处?
这样的人,他太渴望得到爱了,太渴望得到认可了。他的内心小孩希望得到呵护,得到尊重。
可能他从小就没有被允许过:我需要什么,你想要什么,今天你说了算……
以前他的自我是他自己,现在他的自我是你和你的家庭,他就会选择牺牲你的家庭的利益去满足别人。
你尝试着尊重他,看见他,支持他,呵护他,让他内在的那个小孩长大,让他有安全感,有尊严,才能让他真正敢于维护自己,让一个小小的自我成长起来,然后强大。这是努力的方向。
他为什么那么遵守规则,而且遵守的规则不是今天的规则,而是他小时候的规则?这都是他小时候烙下的烙印在支配着他。
心女士:妻子和女儿喜欢吃的菜,先生不动筷子,为了让先生吃,妻子和女儿说不喜欢。
陈老师:你尝试和他沟通:你这样的行为习惯,以前我觉得是愤怒,现在我是觉得很心疼,我理解你的这些行为,有历史的原因,也理解你不动筷子,其实也是为了让我们俩吃得好,这里面有爱,我们也很爱你,我舍不得看到你这样。先生,咱们俩在一起,你就先动筷子,你的行为突破,我很开心的。他动筷子,是他挑战自我的一种突破,你表示开心、赞赏。
这种大脑神经网络的记忆,很难突破的。希望通过这一微小的模板,来改变自己,改变过去的行为。让他知道自己可以活得很舒展,可以做一些他自己想做的。并且把这些行为扩大到更大的范围,去替代原来的行为链条,不是说懂道理就可行的。他是必须通过练习的。这个过程中,他的内心有各种的挣扎,各种反复,需要我们给予他及时的化解。
你越烦他,越加重他固有的模式。
就像去打破脑子中钢印一样的东西。
心女士:他特别冥顽不化,不灵活,不沟通。
陈老师:底层的原理最重要。
想要影响到对方,首先要情感先到位。情感不到位,其实你的方法是正确的,你也很难影响到对方。
心女士:在家里他什么也不做,我什么都做,他也看不见。外人一叫他就走了。妻子不愿意也做不到放弃自我去讨好别人。
陈老师:他讨好型人格,把妻子家庭也列入讨好链条,把你的资源也连带去讨好。
你从根上了解一个人,你就理解他的行为了。
家庭是一个整体,你改变了,也会带动他的脚步。
出发点的选择:
我们的需求不一样,我们的谈话方向也是不一样的。
现实生活中,了解自己的需求是多么的重要,你的目标是什么,接下来的方向是什么。考虑好方向,再做人生定夺。
我如何和讨好型人相处?
(理解他,带动他)
我如何维护自己的权利?
(划边界,告诉他哪是你的,哪是我的,哪是我们共同的,什么是我能接受的,什么是我不能接受的)
我太累了,怎么样才能活得更好?
(评估要不要继续相处下去)
心女士:你对他太好了,他还受不了。
陈老师:咸水里长大的鱼到淡水里,那是致命的。在指责、批评环境里长大的人,你对他好,他不适应。
妻子连麦发表一些对伴侣的不满情绪,包括对一些事情的看法。
首先要平复自己的情绪,然后再去解决一些问题(沟通)。
你的不满和指责,沟通中会引起争吵,会让彼此生气。
积压的情绪越来越多,很小的问题就能引发情绪。你会很难走出来,很难去解决问题。
从知道的层面到做到,路很长。
学习课程《管理自己的情绪》
A()B(看法)C(结果)
通过改善B(对事件的看法),去调节自己的情绪。
《高情商沟通术》直播间299
和对方达到好的沟通,而不是一说话,对方不愿意听,和你顶嘴,和你吵。
首先要得到对方的认可,他愿意且能够听了,然后再去沟通。而不是直接沟通(你出差去开车,抢了司机本职工作),去打破他原有的认知,原有的规则,让对方很痛苦。
还要学会倾听、共鸣,这是沟通过程中需要运用学习的。
沟通的前提是深层地了解对方,倾听对方。
好的沟通包括几个方面:
你能够倾听对方在说什么
你能够精准地表达自己
好的互动
倾听不只是耳朵在听,而是你能深层次地解读对方,了解对方,共情到对方。挖沟,才能通,把自己传递给对方,真正地去影响对方。
“他不吃就不吃呗,为什么要去改变他?”
先生为什么不愿意和妻子沟通?
这就是心同学的卡点,她总想去改变他。
正是因为你总想去改变对方,影响了你和他深度的共情。需要了解真正影响你深度沟通的一些杂音。
倾听的过程中怎么样去提问,怎么样去反馈?如何把倾听往深度去推进?怎么样去从内容和情感上深度共情对方?怎么去理解对方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通过共情的方法,让对方确认到:哦,你是一个理解我的人,你说的话能说到我的心坎里。
为什么直播间里心理老师一下子就能抓住连麦故事的核心问题呢?是因为心理咨询师的倾听能力水准高于普通人。
倾听和共情,懂得对方背后表达的是什么,也是提升我们自我生活水平的一个方法。
成也一句话,败也一句话。如果你在沟通中,一直按自己的方式去沟通,肯定是会失败的。
家庭关系中,孩子和父母的心理距离是很近的,不恰当的沟通会把孩子推得远远的,
给自己一个机会,把自己从那个“小我”中释放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