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养杂志《AERAwithKids》曾经做过一个调查,调查显示,有高达80%的父母每天多次对孩子催促“快一点”,频繁催促的频率集中在早上出门时、晚上孩子写作业时、收拾玩具时、洗澡时、睡觉时……
催和被催似乎成了彼此每天的工作,成了一种默契,父母无催不责任,孩子无催不行动。好像是天下孩子一样“磨”,天下爸妈一样“催”。暂且不论真假,今天只说危害。
首先,制造焦虑。
频繁和较多的催促压力,会促进身体可体松的分泌,抑制孩子的思考与记忆保留的能力,还会给孩子带来焦虑。
其次,否定过程。
现在有那么多的孩子焦虑、抑郁和追求完美的背后都是不愿意去努力过程,而只要结果。因为,父母催促本身就是在告诉孩子:过程不重要,你不重要,结果最重要。
第三,拒绝思考。
在催促中长大的孩子都有一个共性:拒绝思考。孩子是天生的慢思慢行者,他们要通过这个过程实现自我整合与成长,但是父母的催促可能会打乱这一观察与思考过程,让孩子变得马虎,拒绝研究探索和尝试。
第四,自我否认。
孩子的拖拉的过程都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的过程,催促就是变相地否定孩子和他的做事方式,这样极易制造习得性无助,简言之就是放弃努力和尝试,什么也不做。
美国诗人梭罗说:“如果一棵树一开始成长得比较慢,它以后必然有强大的根基。我相信人类的成长也是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