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放榜时间,我知道,许多孩子又抑郁和焦虑了,许多父母也抑郁和焦虑了!
怎么办?
一、当孩子犯错
我想,大多父母都有这种感受:育儿是世界上最难的工作之一,比上班辛苦多了!有不少工作上雷厉风行、事业有成的父母,却无法“搞定”自己的孩子,并为此深感沮丧和无助。
养育孩子,是需要学习的,特别在这个瞬息万变,无法知晓未来,也无法用过去的法则养育未来世界公民的时代。
世间绝然没有完美的父母,但可以有更好的父母。
与孩子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也是最根本、最能产生正向结果的事务。当孩子身处一个可以信赖、保有安全感、爱与尊重的环境,能够获得平等、积极的互动机会,他/她就会健康成长。
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有一个关键点在于:如何面对孩子犯下的错?当孩子达不到父母要求的时候,我们是如何做的?
是人就难免犯错,特别身心都未发育成熟、理性能力不足的孩子,犯错频率往往更高。理性的父母、有觉知的父母压根不会期望和要求孩子不犯错,能够理解犯错是成长过程中的必经挫折,把犯错当作增进孩子抗挫折能力,增强理性思辨能力并从中获取经验的机会。
因此,这样的父母能够持平常心对待孩子的一切,无论是犯错还是因为表现优异获得奖励。这样的父母能够建构一个安全的、包容的成长空间,接纳孩子、理解孩子,于事实上帮助孩子。
有觉知的父母不会包庇孩子的事实性错误,但也不会情绪失控,错把情绪导致的脸色、唠叨、斥责、打骂等冷热暴力手段当作批评教育。
而是能够坦诚地指出孩子的缺点和错误,耐心倾听孩子的解释,平等沟通,着眼于问题本身,帮助孩子向前看并纠正错误,培养孩子多角度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向引导价值观,帮助孩子形成抗挫力,获得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所说的成长性思维——不害怕失败,敢于尝试、乐于尝试,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会因为羞耻或挫败而感到困扰、纠结。
面对犯错的孩子,许多父母本能的反应就是批评,并且理所当然地把批评当作教育。
但是,你是否发现,大部分时间,批评都是无效的,孩子年龄越大越是如此。
你这边刚摆上批评的架势,那边孩子已和斗鸡一样,满身毛都立了起来,混身上下写满了不耐烦、不愿听。你若凶一点,他/她则可能低头不语任你骂,表情却是不屑的;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听你骂的可能性越来越小,顶撞、摔门而去甚至暴发激烈对抗的概率越来越大。
那么,面对犯错的孩子,父母能否批评?
如何才是真正的批评而非成年人的情绪发泄?
批评孩子时需要注意些什么?
二、 犯错后的孩子
首先,看看孩子犯错或者达不到父母要求时的心理状态。
如果家庭教育以脸色、说教、打骂为主——必须说,这是华人社会最常见的“教育”手段——孩子犯错之后往往会不由自主地陷入恐慌之中。
大多数情况下,孩子们并非不知道自己犯了错,许多时候,他们犯错一来未必故意,同时也是缺少自控能力的表现——自我管理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并非天生就有,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和锻炼获得。
犯错的孩子也都能猜到会被老师/邻居/亲戚告状,或者明白自己未达要求,比如作业没做/乱做、考试没考好,所有这些都会带来恐慌和不安,特别不知道回家会面临怎样的惩罚,未知带来的忐忑会越发加重孩子内心的恐惧感。
尽管,大一些的孩子更能用自嘲解压,比如“今夜有暴风雨”、回家接受“男女混合双打”、“男子/女子单打”,但其实,他们的内心也都满是未知“惩罚”带来的压力。
因此,犯错的孩子更倾向于寻找各种借口拖延到家时间,极端的甚至离家出走。回家后也是能不说就不说、能不讲就不讲。心中七上八下有如鼓锤,只盼拖得一天是一天、拖得一小时是一小时、拖得一分钟是一分钟,盼望着让那个看上去逃不掉的“惩罚”能够到得晚一些、再晚一些——女儿同学中能够坦然告之父母没及格的是极少数,能不讲就不讲、压根不愿提是大多数。
当孩子的内心被恐惧填满,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应对惩罚时,他们是没有能力重新思考整件事情的,更谈不上反思自省和寻找问题的解决之道以及行为修正。对未知惩罚的畏惧导致撒谎,以期逃避惩罚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哪里还能生成积极主动面对问题的能力?
这里有一个可能的恶性循环是——撒谎会加重父母的愤怒,引发父母的恐惧。因为成年人更倾向于用成年人的思维思考问题,会习惯性地把撒谎同道德、诚信等品格联系起来。孩子撒谎给父母带来的恐慌甚至远甚于成绩不好,父母往往施以更加严厉的批评、责备、处罚。
但是,孩子撒谎其实是一种基于人性本能的自我保护,是家庭内部缺少平等、尊重,没有建立起安全的沟通机制的结果,是孩子自与父母的长期互动中获取经验,丧失了安全感和对父母信任的结果。➤让我们来说说孩子为什么会撒谎?
孩子撒谎,本质实是成年人高压和逼迫的结果,解除孩子撒谎的钥匙在父母手中。那就是父母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尊重孩子的主体性,创建安全、包容、宽松的家庭环境,当孩子犯错或者达不到父母要求的时候不会受到包括脸色、说教、责骂甚至体罚等各种形式的惩罚。
无需担心惩罚,知道无论怎样都会被接纳,孩子自然就能坦率、真诚、如实地表达自己的错误和失败。父母也才不会变成最后一个知晓孩子情况的人,才能有效帮助孩子;孩子才不会被犯错和恐惧压倒,做出更加不理性的行为。➤撒谎、偷盗、厌学、自杀……“问题”少年之问题解码&解决
试看近年来发生频率越来越高的一系列青少年恶性事件,无论是孩子离家出走、自残、自杀甚至于弑亲、杀人。可以肯定,这都是一些极端害怕犯错的孩子,无处发泄、长期压抑,最终酿成悲剧。
建构一个安全、宽松、孩子可以不撒谎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为人父母者不能不重视。
三、同犯错的孩子交流
那么,是不是因为害怕孩子不高兴,就要对孩子的错误视而不见,甚至于包庇纵容呢?
当然不是!
只是,我们必须懂得,批评不等于教育。➤莫把批评当教育
我们的目的是帮助孩子而不是为了自己发泄情绪,无条件接纳并不是指接纳孩子所有的言行,无论对错,而是接纳他/她这个人。
更何况,只有知晓问题才谈得上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未必需要急于一时——“欲速则不达”之于教育也是非常恰当的。当孩子变得啥都不愿意和你说、成年人无从知晓真相的时候,哪里谈得上其他?
很多心理学研究都已证明:威胁、打骂、羞辱、责罚,甚至于贿赂和操纵都不是有效的教育方法。即使看上去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孩子和父母却要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因为,粗暴严苛会摧毁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对于帮助孩子行为纠偏起不到积极作用。却往往适得其反,激发孩子的反叛心理,让孩子日渐恐惧并排斥学校和学习,让孩子丧失对父母丧失信任感,于事实上逼迫孩子隐瞒和撒谎,并为此背负道德压力,伤害孩子的身心健康;贿赂和操纵会扭曲孩子的价值观,这样一些看不见的、短时间无法察觉的伤害对于帮助孩子获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和担责的能力只会产生负面效果。
帮助孩子成长的长远有效方式方法不止一种,但前提是父母必须与孩子建立积极的、亲密的亲子关系,让孩子遇事无论好和坏都愿意和父母分享,让家庭于真正意义上作为孩子的避风港而存在。
先关系、后教育是不变的教育法则,相信父母也能发现,和孩子关系好的时候,孩子更愿意听你的,即使去做一些并不太乐意做的事情;心情好的时候,沟通问题效率更高,更容易达成协议。
当然,这对父母提出了不低的要求,要求父母具备反思能力、自我更新能力;要求父母不断学习、不断练习、不断自查自省;放下控制欲,不把来自成人社会的焦虑传递到未成年的孩子身上,不把来自原生家庭的不当教育方法和因此造成创伤传递给孩子。
回到初始问题——孩子犯错,父母可以怎样做?
01. 调节情绪
从最初知道问题时的震惊、焦躁甚至恐惧和愤怒中冷静下来,可以尝试深呼吸、喝点水,听听音乐或者去到院子里走上一小圈,日常发现的那些适合于自己的减压方法此时都可以用上。
目的是让自己冷静下来,自情绪化状态中恢复过来,平息心中怒火,有能力进行理性思考,确保交流是为了帮助孩子而非自己泄愤。
陷入情绪中的人,智商、判断力、自控力都很低,所以,冷静、平和是沟通的先决条件。
02. 建构安全、宽松的交流环境
决定好是父母一方还是双方一起和孩子进行交流的原则是,参与交流的人都能够保持冷静和理智,特指成年人。
交流环境要求无第三方在场,一个可以不被打扰的空间,座椅还是沙发或者习地而座的选择依据是,怎样的环境更容易让大家感到放松和舒服。
父母和孩子保持面对面的同一高度,不存在居高临下带来的压力感。可以有水、饮料、小食、纸巾等,必要时用于缓解压力、释放情绪。
03. 父母的态度
无论怎样的情况,无论听到什么,不急于批评指责,也不辩护、不说教。父母的情绪很容易挑起孩子的情绪——犯错的孩子会本能地处于防御性攻击的状态,就像一只炸毛鸡。成年人的情绪也会影响谈话氛围,当谈话人陷入情绪,事情肯定无法得到解决。
父母的冷静和理智本身也是一种很好的示范,让孩子看到,无论遇到什么事,我们还可以有这样一种有效的、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处理方式。
04. 学会聆听
无论孩子犯了多大的错、被谁告状,或者是多少次犯错都要给到孩子解释的机会。
不偏听偏信,以尊重和信任为前提,专注聆听,过程中不玩手机、不做和交流无关的事;不打断孩子的表达、更不轻易下判断,无论孩子说的内容是多么难以接受,此时唯一能做和可做的就是控制住情绪与批评的冲动,耐心倾听。
相信孩子的行为自有其理由,理由是否合理/合适可以探讨,但不由分说的责骂只会让孩子丧失对父母的信任。
在我接触到的孩子中,有不少都不敢再信任父母——对,不是不愿而不是敢!
不少孩子在说到父母只相信老师,完全不听自己解释的时候,多是双眼含泪,甚至要强忍哽咽。父母孩子之间相互不再信任,对所有人都是一种悲哀和伤害。
不被评价、论断和指责,是孩子愿意讲述的先决条件。一个人言说的宽度并不取决于言说者,而是取决于倾听者。
05. 探求解决之道
直接给到犯错孩子一个惩罚并不是一种良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大多数情况下,犯错的孩子是知道自己行为失当的,甚至对事情也有自己的思考。
与其直接施加惩罚,不如先听听孩子的想法,即使他/她之前没有想过,鼓励他/她想一想,让孩子学会分析与思考,这就是一种学习。就算年龄很小的孩子,通常也能产生自己的想法。
父母可以用开放式的问话引导孩子思考,对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孩子对于自已想出来的解决办法往往更有遵守和执行的意愿,并能从中学会责任与担当,积极的人生态度,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培养孩子成长性思维,犯错是非常重要的实践课程。
四、批评的技巧
孩子并非不能评价,完全接受不了批评的孩子通常脆弱、难当大任,也难有美好的未来。但批评不是成年人的泄愤,无论何时,都需要时时自我提醒控制情绪。
面对孩子的“犯错”,切忌基于愤怒粗暴批评,耐心倾听再辅以多角度调查,公平公正无偏坦,有理有据的批评才能让孩子心服口服。
批评是就事论事,用语宜温和简洁,只谈事不对人,可以直言你认为孩子错在哪里,比如“我们约定好放假期间十一点睡觉,但这连续几天你都是玩游戏到十二点还不肯睡,并冲提醒你的外婆发脾气。“当然,说完之后必须给到孩子解释权,并认真倾听。
批评忌讽刺打击、人身攻击。可以向孩子坦诚直言你的感受,比如“放假这三天你都是超过12点才睡,妈妈很担心你的身体,也对于你不遵守我们的约定感到生气和难过。”也就是可以表达愤怒,但不是愤怒地表达,这也是让孩子学会情绪辨识和情绪管理的”课程“。
批评忌翻旧账,扩大化批评只会令孩子厌倦与烦躁,激起负面情绪,无法达成批评者希望达到的教育目的。
如果能够在谈话中加入幽默元素或者无伤大雅的调侃,缓和气氛,可能更容易令批评有效。人处于宽松的环境、愉快的心境之下更容易接受意见。
千万不要因为孩子的过失冷落孩子,冷暴力的杀伤力比你想你的强大太多。曾有一位女孩红着眼对我说:”为上次老师点了我的名,我爸好几天都不理我,当我是空气。“、”想让他们相信我,简直不可能!“试想想,如果父母在孩子心目中是这样的形象,孩子如何可能同你无话不谈,你又怎么可能有效引导呢?
五、期望不是要求
可以表达对孩子的期望,但切忌把希望变成强制性要求,尊重孩子的选择权,对于某些的确不合理的想法可以讨论,可以表达自己的看法,可以分析利弊,但不是利用成年人的权威施以高压强迫。
只要不涉及生命安全,即使孩子一时做出错误选择,事前讲清楚,事后让其自行承担责任,就可以把错误变成经验,减少未来犯更大错误的可能,将错误化作成长助力。➤选择那条人迹稍稀的路,一切变得那么不同——13岁女孩对人生轨迹的思考
必须要记住,强制等于变相的禁止,禁止等于变相的鼓励。人心都是向往自由和自主的,对于外部要求/压力会产生本能的排斥心理。
因为担心与焦虑,父母往往倾向于为孩子制定一条看上去美好的康庄大道,然后在矛盾丛生中强迫孩子走我们为他们绘制的道路。特别孩子走了弯路的时候,父母更容易恼怒不已,怨恨孩子不听自己的话,不按自己的要求做。
但是,人是一种只能通过切身体验获得经验教训的动物。且不说现在的父母没有可能预测未来的世界,即使你真的能替孩子安排一个美好未来,你也没有办法把你的经验和能力直接转化成他的经验和能力。
事实上,每一个人都有向上的意愿,孩子们比我们所有这些成年人所想象的都更希望自己优秀和出色,都愿意为之努力,只是许多时候不得方向、不懂方法、欠缺能力,他们并非不愿,而是不能!父母的任务是在这样一些关键时刻扶他们一把,给到恰当的助力而非打压和逼迫。
父母需要做的不是用各种手段强迫孩子学习。物及必反,越强迫越厌学,当下的厌学率已然奇高,厌学学生的年龄已下沉到小学低年级,也就是一入学就厌学。我侄子甚至对”老师“二字产生恐惧,第一次到我家,因为父母告诉他是去一个老师家,到达后缩在汽车后座放声大哭,悲伤难抑,拒绝下车、拒绝我碰他!
我们需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能力倾向与特质,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做到这一点的关键在于明白孩子有孩子的人生,孩子的人生属于他/她自己,我们并无资格越俎代庖,我们必须放手。允许孩子做自己,把学习和人生的主动权交还给他/她。
人在做自己乐意做的事情时候往往激情四射、不知疲惫,能够体验到积极心理学奠基人之一、匈牙利裔美籍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Mihaly Csikszentmihalyi)所说的“心流”——指人在做某些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不被打扰的状态。这种状态下,人甚至感觉不到时间和外物的存在,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感、满足感、充实感、成就感等正向情绪感受。
这样一种感受能够激发孩子对事务(包括学习)的激情和内在驱动力,才是他们永不枯竭的前行助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