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了解了那个高产德国教授的 Zettelkasten 笔记法之后,我的脑海中好像有一个东西瞬间炸裂开来。
从一个点,慢慢变成一个平面,又从一个原本平面的图,瞬间膨胀为三维立体的网络。像是吸饱了水分的海绵,原本干枯的每一个细胞都饱含水分,圆润而丰满,而后炸裂开,四散开去。
一个惊喜的声音不知在何处响起:“是的!就是这样!就应该是这样的!”
炸裂的瞬间一个又一个从树状进化为网状的概念在我眼前闪过:企业组织架构的传统树状,到如今由一个个独立个体组成的沙丁鱼群一般的网络;知识点在书本中树状的组织,崩裂成一个个知识点的灵活链接跳转;职业发展的从叶子到树根的升职加薪,演变为一个个超级个体,有机结合。
我坚信,这是大势所趋。
这样想来,那些学习新东西高效快速的人,无非是抓住了网状球体中的一些关键点,从而迅速将整个网络 “一网打尽”。
我忽然想明白了,为什么我从 Evernote 到印象笔记,都没有有效解决掉知识点组织的问题。二者的信息组织,以笔记(note)为单位,以笔记本 - 笔记的树状层级关系为主体。虽然配有标签(tag)系统能够灵活组织,但标签系统也是树状的。也就是说,同一个标签,只能属于一个父类,而无法和同级的其他标签建立关联。笔记也是一样,一条笔记只能属于一个笔记本,虽然可以通过链接跳转另一个笔记,但无法反向退回。
而我偏偏又是那种,思维比较跳跃,常常从一个点联想到另外几个点,而这几个点可能处于完全不同的领域或者方向。因而常常纠结想存的内容该放在哪个笔记本中,索性放在一个模糊的 Inbox 笔记本中。久而久之,就又乱成一团了。
当然,印象笔记也在不断发展。包括为一条笔记添加可能相关的其他笔记索引(Context),增加超级笔记来把一条笔记模块化成更小的单元等等,但树状的组织方式,这个根本是没有任何变化的。
若是能将我存储在 Evernote 和印象笔记中的内容,都打好标签,相关的联系起来,便成了一个球形的网络,一个高效的知识库。期待它能够成为我真正的 “第二大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