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养生之道在养心——读《东坡志林之修养篇》

养生之道在养心——读《东坡志林之修养篇》

作者: 凤飞满天 | 来源:发表于2023-06-05 09:00 被阅读0次

    文/满凤

    “养生”,如今已成为一个热词,可是到底怎样养生呢?早在千年以前,苏轼就告诉我们——养生之道在养心。

    苏轼在《养生说》一文中写到:“用之不勤”“此心寂然”,意在表达内心宁静,不过分操劳是养生之道。“数至数千,或不能数,则有一法,其名曰《随》”,一个“随”字,道尽“顺其自然”的至高境界。如若能够做到“随”,那么“诸病自除,诸障渐灭,自然明悟”。由此观之,要养生,首先就要让心境平和,顺其自然。

    不过,现实社会中大家焦虑浮躁,很难让心安宁。比如育儿,揠苗助长频频发生,幼儿园的孩子补习小学一年级的内容,曰“学期班”,让人哭笑不得。有些父母焦躁不安,日积月累,焦虑成疾的事就不再是什么新闻。

    《论雨井水》一文,苏轼如是说“时雨降,多置器广庭中,所得甘滑不可名,以泼茶煮药,皆美而有益,正尔食之不辍,可以长生。”雨水如此,井水亦然。水乃生之源,命之脉。其实,在苏轼看来,养生之道很简单,以雨水或井水泼茶煮药,每日粗茶淡饭,即可延年益寿。引人深思的是“此至浅近,世独不能为”,何也?究其原因,无外乎世人本末倒置,舍近求远,不知养生之道在于养心而已。

    现代人追求精细生活,食物精细到让人的胃娇弱异常的地步。吃东西稍不留神,就会遭到胃的抗议,冷的热的不能吃,酸的甜的不能吃,面粉是“精致面粉”,蔬菜水果亦要杀菌消毒……如此小心,怎能养生?

    倘若《论雨井水》有点含蓄,那么《论修养帖寄子由》则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告诉我们“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别无胜解。”再一次强调“以我观之,凡心尽处,胜解卓然。”苏轼明确表示,养生之道在养心,只要去尽俗世利欲,活出真我本色,生命自然长存。

    只是,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有几人能做到呢?昨天,我家以旧换新,购置雅迪电动车一辆。思考再三,我家原来那辆“两匹马”虽然有些小毛病,但车体还有七成新,而且全家和车建立了感情。老公说:“不如多花些钱,全款买新车,旧车留下。”我欣然应允,拿钱去赎旧车。可是,导购员却告诉我,我家那辆旧车已被收废品的买走,不知所踪。我要收废品的电话,她说没有。她的眼神告诉我,此事有蹊跷。我到雅迪售后服务维修点一看,我家小车就在那里。我付钱牵车,那个导购员赶来这样解释,那样解释,我只是笑,无语。我在想:“她的心是什么颜色呢?”

    苏轼在《导引语》一文中,又一次明确“心不离田,手不离宅。”“真人之心,如珠在渊,众人之心,如泡在水。”得道者为真人,真人的心如深海明珠般珍贵。呵护真心,守护真心,前行的路上,不忘初心,此乃养生。

    最近假疫苗事件又一次震惊了国人,联想到早年毒奶粉事件,让人唏嘘不已。可怜孩子们,还在用甜美的声音背诵“人之初,性本善……”

    《录赵贫子语》一文,苏轼借赵贫子之口,警醒我们“神不全”,“血气所发扶,名义所激,”皆无济于事,只因“非神之功也”。然“物之炫目而难知者,甚于父母之存亡”。可见,让心宁静以致远,淡泊以明志,才是养生之道。心之所系杂念太多,必然扰乱生命规律,劳烦身体,耗费心神。如此,怎能养生?

    《养生难在去欲》中苏轼云:“论调气养生之事”“皆不足道,难在去欲。”告诉我们,心不可贪 ,过犹不及。有节制,有分寸,才能生活得更好。

    《乐天烧丹》中,我们看到一再遭贬的苏轼,仕途的坎坷让他有点自嘲“今日真败矣”。可是,他没有一味消沉,一蹶不振,而是用一颗达观自信的心,充满希望地说“民之所欲,天必从也。”生命还在,希望就在。这样的心,才能大到容天地,与日月共存。

    苏轼在《记养黄中》表露心怀,“吾终日默坐,以守黄中,非谪居海外,安得此庆耶?”养得这样一颗豁达乐观之心,才能让生命康健。不让得失占据整个身心,看透祸福相依之门,此心无垠,可贵之至!

    由兰纳德·阿伯拉罕森执导的电影《房间》,获得大奖无数。女主角还获得了2018年奥斯卡的最佳女主角奖。影片深入剖析的正是“心之自由远胜于身之自由”。苏轼一生,坎坷不平,一再遭贬,身心备受摧残。可是,他依然能够绝权欲,弃浮华,潇洒达观,于喧嚣尘世中自尊、自重、自强、自立,不卑、不畏、不俗、不谄,活出真我风采。

    苏轼让我们明白,守得一颗宁静淡泊之心,少一些世俗名利,多一点豁达乐观,如此养心实为养生之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养生之道在养心——读《东坡志林之修养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jap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