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小升初考试,我都会和孩子单独谈话。按照校长的指示,通过谈话疏导孩子心里压力,考试时如何应考的支招。通常,我会灵活设计话题聊天,却引发一些反思。
一、简单评价孩子学习的表现以及特点
小鸿是偏科生。数学和英语经常不及格,语文成绩稍微好一点。我会说:“你在语文学习上一直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按时完成,这是好的地方。稍微有点美中不足,数学和英语还要加把劲。小升初考试快到了,我期待你可以认真审题,细心答题,做完检查,不要留空白。加油,你可以的!”
回看这段话,我的反思如下:类似小鸿这样的偏科生,我作为班主任,用口头语言鼓励他去学好其他科目,有用吗?平时他偏科的情况,我首先向科任老师了解情况孩子存在什么问题,再找他聊天,了解学习遇到什么问题,需要做出哪些措施改善。
临近考试,我说这些隔靴搔痒的话,显得自己平时不够细心,底气也不足。希望在以后的班主任工作中,多和其他科任老师多交流,多了解孩子学习情况。
二、给语文老师或班主任工作评分
和孩子相处一年,我想知道在语文教学或班主任工作做得如何,让孩子们简
单评分。6分合格,10分满分。
小瑶给了8分,扣掉2分是因为我严格。“老师,我害怕你正笑着讲课突然变得严肃起来。”小瑶的回答,让我感受到脾气有时控制不足的坏毛病像个定时炸弹,随时爆炸。
看了于永正老师一些书籍,他说教师面对孩子犯错时,首先要冷静下来,不要着急去教育。我也在平时班主任工作中常犯错。有时,脾气一上来就想马上解决问题;有时,把孩子的错误后果想得太严重,加快“变脸”的速度。这样处理问题弊大于利。
教师对孩子严格是可以的,但不要过分为了解决问题而严格。魏智渊老师在《高手教师》中说“所谓严格,就是对持续的不妨碍主体性的跟进,并给学生提供各种反馈,以确保任务的完成。”
孩子一旦犯错,教师首先要冷静下来,了解情况的起因经过,听完孩子的讲述,表达自己的感受。避免人身攻击,就事论事,在尊重孩子人格前提下去沟通。即使遇到棘手问题,更需要冷静下来。
孔子在论语说:“吾日三省吾身。”教学上的细节,需要持续冷静反思,才能靠近教育的本质——以人为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