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味之道》博客,讲肉夹馍,说关键是最后浇的那勺汤汁,并且馍和肉的比例也有讲究,在西安除了常吃的猪肉的,还有牛羊肉的,其中羊肉的最嫩。想起本科时常吃的学校门口小吃街的那家farther's肉夹馍。这个名字是我和几个朋友叫的,因为那家小店只有男老板做的最好吃,每次去都点名要他做。他老婆做的常常汤汁加的不够,吃起来有些柴,而他女儿做的常常连饼都没烤的焦脆。夏天胃口不好,还常去那家吃凉皮,凉皮是买的,但辣椒油是自己做的,因为老板是陕西人,味道还算地道,只是加的豆芽很不好,根须很长,并且不太新鲜,吃着不脆爽,我常不要豆芽,要黄瓜丝。那时候老板女儿才上初中,准备考一个大中专上,经常见她在店里帮忙。硕士毕业后又回去吃了一次,father已经不在店里了,这个小店交给女孩还有她男朋友打理,肉夹馍做的还是那样难吃。
那时候学校门口最火的是一个卖冰激凌和糖葫芦的美女。女孩比我们小不了几岁,一个两三平米的小窗口,摆着一个冰激凌机,冬天还卖糖葫芦,一个人打理。女孩长得很漂亮,至少百里挑一的那种,身高也刚刚好,因为年轻,皮肤很好,身材也略显瘦弱,倒让人有保护欲。女孩声音很好听,买糖葫芦和冰激凌的人很多,还有人专门买了她的糖葫芦放寝室收藏。我从未去她家买过糖葫芦,曾经朋友给我买过一次,没边上老太太卖的好吃。有次跟好友吃完饭回校,朋友非要去买她家的冰激凌吃,(我不爱吃,觉得有些甜的发腻),当女孩把冰激凌递出去碰到我朋友手的一刹那,朋友竟然手抖了,冰激凌掉地上了。尴尬的空气将我朋友冻住了,他脸飞红,一动不动,一句话也说不出,倒是那女孩主动揽责任,又说笑了几句帮朋友开脱,重新做了个给朋友,可怜的孩子半天才说了句对不起。这是我唯一一次听到女孩的声音,温柔清脆,让我想到银风铃的声音。后来再去那附近吃饭,看到女孩戴了黑色的耳坠,很扎眼,跟她的皮肤和气质一点都不搭。再后来,女孩结婚了,小两口打理那个小店。
学校附近有家买盖浇饭的,那是挨着学校的一排老房子在后墙上开的小窗口,窗口外是校园,一个窗口就是一家小店,因为菜都是现炒的,生意很好。第一次去那家买饭时,一对小夫妻在照应,男人炒菜,夏天脖子上搭条毛巾,女人负责站在窗口边上摘菜、报饭,打包、收钱,还有帮男人切菜。男人个子有些低,但壮壮的,女人样貌不出众,但看着也属中等偏上,可能是因为刚结婚吧,小两口很有干劲,窗口整理的很干净,井井有条。后来,女人扛着大肚子在忙。炒菜用的油不好,那时候还没地沟油的概念,小屋里慢是油烟,我们报过饭就在窗口台阶下远远等着,怀孕的女人会靠在窗口里的桌子上歇一会。硕士毕业后,有次又去那边,特意去他家买饭,因为我吃他家的炒菜只吃蒜苔鸡蛋,不要辣椒,吃炒饼会多要蒜,老板娘竟然还认识我,那时小孩都会打酱油了。
还有家卖盒饭的,生意奇好,每天中午十一点左右推车在一个小胡同口摆摊,人已经排队等着了,到十二点半左右就基本卖完了。也是夫妻俩,当时孩子上小学,老板娘胖胖的,说话有点冲,负责收钱打包饭菜,并记住每个人是多少钱的盒饭,男人一直乐呵呵的,打菜动作幅度稍微有点大,还喜欢聊天。他家的米饭不好,有些黏,菜也一般,但有两样菜吸引那么多人,一个是炖的大锅菜,一个是鼠标那么大的一块红烧肉,并且每个人最多只能买一块。红烧肉做的很好,很有家里的味道,汁浓浓的,好多人喜欢让在米饭上浇些红烧肉的汤。就是这家卖盒饭的,每年至少出去旅游一次,有时还会出国,因为买饭的大都是经常吃的,男老板边打菜边跟客人不停地聊,告诉客人他们什么时候回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