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读《论语》以来,一个很大的感触是断章取义这件事,发生的太多了。导致我们完全曲解了别人的意思。最终学了个四不像。就像今天,我就发现“言必信,行必果”其实原句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孔子为什么说言信行果的人是小人呢?
让我们回到原文(不喜古文的可以跳过)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上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论语·子路篇》
子贡问孔子,老头,如何才算是国士?孔子回答说,内心有自己的原则,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每件事上都能很好地完成君主的命令,可谓是上等的士了。
子贡又问,那再次一等的士是什么样的呢?孔子回答,宗族都说他孝,乡亲都称赞他悌。
子贡再问,那还次一等的呢?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像个石头一样浅薄固执,是格局不够的小人。不过也勉强算是最低标准的士了。
子贡又问怎么评价当今从政的人,孔子说这些人根本算不上“士”
孟子说过,“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可见,区分大人和小人的关键不在于“言出必行,行必有果”这个标准,而在于言行是否合乎道义。我们看孔子对最上等士的描述,“有耻”是说这个人已经明晰了自己的价值观,知道哪些事该做那些事不该做,心中明白大义;而“使于四方,不辱君命”是说他能将事情办成。一个人既有大义,又有能力,就可称上等国士了。而孝悌的人呢,在大义上是比前者稍有不足的。因为父母和兄弟是有一层亲情关系在的,这个大义相对简单一些,不用经过重重的思想斗争,各种价值观的相互碰撞,三观的崩塌和重建。所以这是次一等的士。而“言必信,行必果”的人,只是单纯地去做,没去考虑自己的言和行是否符合大义了。就比如你答应了朋友的一个聚会请求,后来无意发现他是连环杀人犯,那还“言必信”吗。
这就像王阳明去剿匪,可以说是欺诈手段频出:通过诈术揪出间谍,策反间谍传递假消息…… 但他的大义是在的,就是帮朝廷和乡亲们解决匪患。这就符合孟子说的“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了。其实《论语》在学而篇里也有这么一句话: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论语·学而篇》
有子说,与人约定守信,必须是合乎义,说的话才能实践。待人谦恭,必须是合乎礼节,才会远离耻辱(你对人恭敬,必须是符合礼的,不然就会是奴颜婢膝了)。
有子这句话与孔子所说的,可以说是异曲同工之妙了。诚信、恭敬这些,都只是一些表层的礼仪、道德要求,我们如果只盯着表面,就有可能陷入到“硁硁然小人哉”的地步,还是应该多关注大义所在。
从这段《论语》的解析也可以看出,之前如果把单独摘出来的“言必信,行必果”奉为圭臬的话,就会变成一个迂腐的人。这又让我想起了戚继光,戚继光虽然是民族英雄,但当时武将的社会地位很低的。他到了京城,经常对比自己低级的文官点头哈腰,还得往兵部各种送礼,从行为上来看,这是没有骨气和行贿,但他也得到了文官和兵部的支持,完成了抗倭大业。相比之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被人因为佳话,但我却更欣赏心存民族大义、做出实事的戚继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