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3471921/f537193686b15566.png)
孩子在托管班学习生活了一个星期,她们还适应吗?老师们有什么要嘱咐各位家长的吗?带着一份好奇,又一次聆听了绍伟老师的谆谆教诲。
一、寒假四宝
1.建立规则意识,建立规则意识的孩子形成固定的神经回路-守规则是安全的。不建立规则意识的孩子每天看别人的脸色做事,孩子会变得唯唯诺诺。
2.放手让孩子体验做家务:做饭,洗衣、打扫房间,家长要及时给予鼓励、肯定、欣赏。
3.作业可放在第三位,养成阅读习惯最重要,充分利用假期让孩子多读一些书,读后可根据孩子的视觉学习特长,不要求孩子发音,但孩子读完要复述,告知主人公、什么地方、什么事情,起因经过结果,孩子怎么看,学到了什么等等。
4.运动,在感统的基础上继续有针对性的运动。抓住最后的时间。
游戏:针对孩子两个待开发的潜能,引导孩子学习,如拧魔方等。提高孩子对图形的感知能力。
二、解剖洋葱
心理绘画的启示
学习能力不是唯一的,从画中看出孩子的人际压力大,孩子模仿的是爸爸妈妈的交往方式。学习的是爸爸妈妈对自己的交流方式。家长多命令,多指责,孩子不会交流。将来太多的工作交给机器人,唯一不能取代的是人际交往。所以人际交往很重要,
训练有效连接的紧迫性
父母们要抓紧训练,从孩子现状可以看出孩子未来。大脑是可塑的,是不可逆的。0岁-6岁完成50%,-8岁完成80%,-14岁完成100%未给有效的刺激很可惜,如孩子看电视,大脑也在链接,但是被动无效链接,长大了会死亡脱落掉。
如何给到孩子有效链接
运动+动手,运动-感统是最有效的,动手-做家务。
如何看待作业
作业做不完就别做了,和老师做沟通。越做效率越低,效率越低越没有机会训练孩子,这样孩子大脑越来越累(前庭觉影响警觉度),效率不高,造成睡眠不足,家长着急,孩子有情绪,导致耗能高。
如何降低孩子的脑耗能
家庭情感教育+学习经验,其中家庭情感教育占70%,爱孩子,孩子能感受到吗?孩子每天感受到的爱多还是情绪多?
如何让孩子变得主动
被动型的孩子的神经回路形成是家长包办代替,吃饭穿衣,喝水做题,凡事等待,等你吹,等你检查,等你解答。
第一,不要用这种沟通方式,不要踩“雪地”,先接纳原有的行为模式,因为这是家长一手造成的,家长和孩子着急,孩子还不知道跟谁着急呢。
第二,欣赏,每天记孩子的一个优点,鼓励、肯定。帮祝他建立新的神经回路,这样孩子的身体会产生记忆,就建立了新的神经回路。
第三,耐心+心平气和,这是必须做的,过了14岁,做的机会都没有了。每天重力拥抱孩子表达爱。孩子做一件事,家长先想一下你能做到什么程度,所以欣赏鼓励时,不要给到孩子过多的期望值,若将鼓励当做交换,孩子肯定感受得到,孩子很聪明意识到总有一天达不到,马上回归原点。家长在陪伴孩子时若被搞得鸡飞狗跳,一定是家长出了状况,而不是孩子。引导孩子关注过程而不是结果。
三、走上征程
1.每天建立一个主题的规则。弟子规或其他(需要妈妈深入学习)
2.每天让孩子从事三项家务,妈妈给予鼓励、肯定、欣赏。
3.每天让孩子阅读两篇文章,读完复述给妈妈听。每天孩子训练40-70道计算题。
4.每天带领孩子运动各两项,有感统可代替,无感统在家里做蜘蛛爬、青蛙蹦、卷春卷、推球、爬时空隧道、小羊入圈、七巧板、魔方、棋子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