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每天花时间最多的一件事情就是阅读。每天会读到各种各样的文章、新闻、评论、各种感悟,各种心灵鸡汤,这些文章有的让人赞同,有的让人感动,有的确让人不知所云。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感受呢?主要的原因当然在于作者的表达是否清晰,遣词造句是否恰当,结构是否清楚,是否引起读者的共鸣,而能否做到这几点,恰恰是好文章和烂文章的分水岭。
我喜欢的好文章里,一般都有以下的要素:
1.支持论点的故事或者例子
能不能举出支持自己观点的论据,最能体现一个作者的能力。而这些论据也不是凭空编造的,而是作者在平时有意识的去收集的。最近看的采铜的《精进》这本书里面就有大量的名人的例子和故事,可见作者在平时是多么的注重收集素材。这个道理跟深圳写好演讲也比较类似。记得深圳头马圈著名的莎姐在做工作坊的时候也说过一个观点,就是我们平时要广积粮,也就是平时在多积累素材。
如何整理和收集素材呢?
我虽然经验不是很丰富,但是能想到的办法就是利用工具。
有道笔记和印象笔记都是不错的工具。在有道笔记和印象笔记中建立文件夹,平时在网络上或者微信上看到的文章就收藏起来,定期对我们收集到的文章进行整理和输出,一段时间下来,就能有不小的成绩。
2.好的文章善于打比方
打比方真的是沟通秘籍,而会打比方的人都是沟通高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认为,真正的沟通就是让听众理解他们之前无法理解的事情,所以沟通高手必须知道他的听众理解什么,用听众能理解的词汇和概念和形象来进行沟通。打比方就是用听众能够理解的形象或者故事来讲新的概念或者观点。比如说最近很热的英国脱欧的事件,这件事,如果要从严肃的角度来写,估计可以写一本书,而一般没有国际政治背景知识的人看完这本书,也很有可能不知所云。但是在微信上流传很广的段子,用发红包打比方,却能让人很容易明白这件事情。
所以你能理解多少人,就会有多少读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