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不如农民工,目前薪酬差距1.2倍”,前段时间看到这条标题时,内心很是拒绝就顺手滑了过去,没有仔细阅读。今天妈妈又不知道从哪里看到又转发给我,我隔着屏幕都能感觉的妈妈的失望和担忧。新闻说2005农民工工资是875元,到2015年已经上升到3072元,在过去的十年里,农民工的月均收入增幅为251%;而大学毕业生2015年平均工资也只有3726,在过去十年增幅约为137%。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数据,我的耳边回想起那些熟悉的话语:“上大学有啥用,混四年出来还是给别人打工的,还不如不念了;现在名校出来都没工作,你上一个二本能干啥?你看谁谁谁家孩子高中都没读靠自己打工都买车了,你看你还花父母钱呢……”虽说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日渐重视和人们对社会发展趋势的了解,越来越多的人都选择上大学甚至考研考博,但是在一些偏远山区,人们的思想觉悟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教育的认识还存在偏差,读书无用论仍然盛行。
现阶段大学教育以昂贵的读书成本置换着“就业难、工资低”的低回报,这不得不让人反思我们置身大学校园为了什么,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到底能带给我们什么?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来学校单纯的为了一直文凭,四年下来知识储备量甚至不如入校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二十多岁还在家啃老。但是仅仅因为这样的原因来否定上大学的价值显然是不理智的,黑格尔不都说过“存在即合理”嘛,上大学当然不是没有意义的。
校训首先从培养个人独立性来讲:上大学意味着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到异乡甚至异国求学。学生们再也没法事事依赖父母,很多事情都要自己去尝试,但那些尚未成年,心智还不成熟的孩子太容易走了弯路、误入歧途,而大学刚好能够提供不那么复杂的环境给学生成长。这样学生既能独立学习生活又能让家长放心。
其次大学宽松的环境给学生以自由的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大学老师和学生没有本质上的利益关系,老师是作为引路人引导学生的思维,而最终的答案却没有标准,这样的氛围在某种程度上能够补救教育制度对中小学生思维能力的破坏。
而且二十岁出头的年纪是人学习和提升自身 价值的黄金期,大学的学习资源丰富:图书馆丰富的文献、各类专业知识过硬的教授、甚至身边的牛人同学,都能给我们自身的发展提供很大的帮助。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想不优秀都难。
最后在大学可以百无禁忌的读书,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学习数学使人缜密,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高尚,逻辑学使人善辩。大学学习专业课之余,能一样更多的时间读书,也正如苏轼说言“腹有诗书气自华”,书读的多了,容颜自然改变了。
总结起来,上大学能够使人自立自强——如果一个人连一点独自处理事情的能力都没有,那他的人生注定不会精彩;上大学能培养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在现如今这个时刻都要头脑风暴的社会里,没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是很难立足的;上大学能够更专注的学习,能够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为未来的生活提供良好的保障;上大学能够替身学生的个人修养甚至是自身气质,就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学生普遍较高的素养和综合水平会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态度。
其实无论大学阶段的生活是怎样的,它都是每个人应该经历的正常状态,无论大学毕业是否就意味着失业,上大学这件事本身并不会失去意义。最后,对于“大学毕业生不如农民工”这个观点,专家也说这种现象只是暂时的,在这个知识代表生产力的时代,上学不会没用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