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再读《牛虻》

再读《牛虻》

作者: c5de959d631b | 来源:发表于2016-11-16 15:19 被阅读106次

高中的时候,住校,有一次我姐来学校看我,带了一本书,《牛虻》,粗糙的纸张,或深或浅的印刷。那时,买盗版书比正版书容易的多。那时,也是不准读课外书的。我把书藏在褥子下面。有一次学校突击查寝室,据现场目击的同学跟我说,老师掀开褥子发现了书,看了封面后,又把书放回去了。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都知道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就这样,在老师的网开一面下,我读完了这本书。

不记得当时看完后是什么感受了,现在想想,这本书对那些热血沸腾,想通过苦读来改变人生的年轻人来说,就如同一个江湖后生看到金庸小说中杖剑天涯的大侠,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无数的遐想。期待着,自己也在经历着那么一场牛虻在拉美似的历练,转身回归,来一番英雄壮举,留一段神话在世间激励后来者。

这两天又重读了一遍,心中竟然没有起任何的波澜,惊叹自己是不是真的老了。

第三人称,全视角,这种写法,读起来踏实而单纯,文学发展到现在,形式与风格越来越复杂,但把事儿说好,形式没有高低进化之分,但人真的是有成长之说,或者说成熟,但所谓的成熟与不成熟当真也是没有高下之分,性格、经历使然。成熟七分,六分或是五分,社会就像一个食客,几分熟都有人偏爱。

上学的时候,觉得未来有无限的可能,不待见周围所有的一切,总觉得有一天,自己会跳出这所有的一切,拥有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轻舞其间,一切完美。后来,才发现,生活就是一个个水池,跳离这个,跳进那个,世界还是那个世界,都是一地鸡毛,满眼苟且,不管在哪个池子,不用力的扑腾,都要沉底。

牛虻的传奇与英勇就义,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用自我牺牲来践行自己的信仰,他成了传奇,但这是文学,文学写得是个体,但永远不代表着某个个体,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都只能等着读者自己去摘,往自己或者他人身上套,然后共鸣,如果不去套,要么你是一个文学评论家,要么你就是一个识破文学伎俩的人。

看吧,人到中年多可怕,怪不得年轻人懒得理你。

相关文章

  • 再读《牛虻》

    高中的时候,住校,有一次我姐来学校看我,带了一本书,《牛虻》,粗糙的纸张,或深或浅的印刷。那时,买盗版书比正版书容...

  • 《牛虻》之劝说父亲跟“我”走

    不管我活看还是我死去,我都是一只牛虻,快乐地飞来飞去。 《牛虻》以牛虻的命运、遭遇和结局为线索开展文章,将牛虻钢铁...

  • 如果他们不是父子,会成为一对好基友吗?

    不管我活着, 还是我死去。 我都是一只牛虻, 快乐地飞来飞去! ——《牛虻》 之前对于《牛虻》的印象,全部浓缩到这...

  • 《狮子与牛虻》

    《狮子与牛虻》这个故事讲的是一只狮子和一只牛虻的故事。 有一天,狮子发疯的对着牛虻大吼道:“滚蛋!你...

  • 牛虻:这只是父与子的故事

    初识《牛虻》,是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当初,我想当然地以为《牛虻》也是一部革命小说。直到偶然读到《牛虻》,被...

  • 《牛虻》

    “牛虻”所处为19世纪30-50年代,当时的意大利自1796年拿破仑侵入后,在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上又被分割为许...

  • 《牛虻》

    《牛虻》影片主人公牛虻(即亚瑟),开始由于他的幼稚、无知,受了教会的欺骗,连自己的情人詹玛也因出于误会而和他决绝。...

  • 牛虻

    一个忙碌的早晨过去以后,无聊就如同风月场的小姐姐们一样热情的向人扑来,盛情无法拒绝。我只好四处溜达,因为手机没...

  • 《牛虻》

    上个月总感觉自己心里空落落的,我猜想是书看得太少了。这两个周末大部分的时间几乎都花在书本上了,差不多平均一天...

  • 【牛虻】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哪里就会诞生无数个“牛虻”。无论是在意大利还是在世界任何角落,牛虻精神便是这战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读《牛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jjrp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