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家的《人生海海》浅析:人生海海,沧海迷航。乡关何处?唯爱痴狂!
昨天拜读完麦家的《人生海海》,使我不禁陷入沉思:作者要表达什么?我收获了什么?通过再三品读和思考,我今天提笔写下一点浅显的感受和心得。
一、故事梗概
小说以小男孩“我”的见闻为视角,讲述了从抗战时期至2014年期间位于浙江余杭地区一个叫双家村的小山村里发生的一系列恩怨情仇。故事主人公主要有“我”、上校(太监)、父亲、爷爷、老保长、瞎佬、小瞎子、门耶稣、胡司令、野路子、林阿姨等,以上校的故事为中轴,通过“我”的见闻,逐渐展现了上校历经木匠、国民党士兵和军医、军统特务、人民解放军军医、抗美援朝志愿军军官、文革期间的阶级敌人等身份转变的充满谜团和矛盾的传奇一生。随着“我”的不断经历和成长,“我”对上校、爷爷、父亲、老保长、小瞎子和林阿姨等人物的认知和理解渐渐转化,对人生的思考和解读不断得到升华。小说结尾基本交代了每个人物的结局(暂不剧透),“我”也从懵懂少年经历了乡邻反目、离乡逃命、海外谋生、孤独坎坷、成家立业、返乡寻亲、探访上校和目睹上校结局等事件,引申出“我”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人生海海。
二、文学特色
本部分略有剧透,请读者体谅。
1.结构整洁。小说整体共分为3部分、20章、100节,时间跨度近百年,故事人物20多个,这分明是一出大戏剧的架构。
1.1第1部分有9章42节。开篇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人物、年代(文革前夕)等信息,用爷爷和父亲的话引出中心主人公——上校(太监)登场。上校是当地人,在经历九死一生的劫难返乡后却与这个小山村里的一切都显得格格不入。随着文革到来,上校作为第一号革命对象被不断批斗折磨,直至被迫潜逃。作者起先特意给出一个神秘模糊谜团一样的人物轮廓,随着“我”的见闻逐渐增多再层层加以人物刻画,上校这才渐渐走到读者眼前,但仍笼罩在层层迷雾之下,引导着故事进一步发展。这是一个漫长的解谜过程,因此也吊足了读者探秘的胃口。
1.2第2部分有17章35节。讲述了上校从潜逃、被捕、接受公审、被逼发疯、生不如死等悲剧;同时,随着真相的揭露,“我”的家人在村里成为众矢之的而遭人唾弃和暗算。父亲为了保住“我”的命,秘密将“我”送出家乡,“我”开始亡命天涯。
1.3第3部分有4章23节。讲述“我”孤身在海外挣扎谋生、历经坎坷、偶遇爱情、艰苦成家、丧偶流浪、再遇良媛、成家立业、返乡寻亲等经历,交代了爷爷及我其他家人、瞎佬、老保长等人的结局,通过林阿姨的讲述破解了上校身上的种种谜团。最终,我目睹并成就了上校和林阿姨的生命终结。
总体上,小说做到结构完整,层次鲜明,叙事主线脉络清晰,剧情交代完整。
2.叙述鲜明。麦家历时八年,每日500字左右进度,对该小说倾注了大量心血,并反复删减修改,可谓精雕细琢,值得反复品读。
2.1视角独特。全篇以“我”的见闻为视角,可信度和读者参与度大大提高,便于引导读者一步步破解谜团,剥开包裹故事主线的层层外衣,顺叙、插叙和倒叙的手法熟练运用,使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总体叙事呈递进式发展,线条多而不乱。这简直就像开启了上帝视角一般进退自如、左右逢源。
2.2表达准确。自始至终,小说在文字表达上保持了生动活脱、洗练干净,毫不拖泥带水,看得出落笔前都是经过深思熟虑,基本没有一句话是随意的安放。无论是景物还是人物,寥寥数笔就勾勒出鲜明的轮廓,带有强烈的画面感,张力十足;叙述人物的话语,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特质,活灵活现;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情感细腻逻辑通顺,捕捉到位。这些特色都展现出专业作家特有的扎实写作功底,也适于日后影视作品的开发借鉴。
2.3基调凝重。通篇以讲述“我”的挣扎生存和坎坷成长打底,构建出上校渡劫入世、久经磨难、高超斡旋、舍己为人和生死不悔的传奇一生。“我”、上校和几代人的生活都不断面对生死存活和残酷现实,好像生活的全部就是无论遭遇怎样的痛苦磨难都只求苟活下去,幸福和希望成为看不见也触不到的主观臆想,生活完全是一副死亡、盘剥、自私、狡诈、恶俗、残忍的丑陋嘴脸。人生的基调是凝重黑暗,人性的微光稍纵即逝,留下持久的悲凉。
3.发人深省。通篇阅读下来并不使人畅快。作者以一条条鲜活生命的终结,勾勒出生活暗黑的面目。难道这就是作者的表达主旨吗?不,这绝不是!认真思考才是。在小说第3部分,作者已明确给出提示,引导读者反思。“我”的前妻临死说:“记住,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气,活着才需要勇气,如果你死了,我在阴间是不会嫁给你的。记得当初你向我求婚时是怎么说的?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这是一条重要的提示,每个人都必须冷静地思考自己的人生,首先认清现实,然后坚强智勇,争取做到达观无悔。
三、作品赏析
麦家对文字的驾驭可谓纯熟于胸手到擒来,几乎每一段落读来都赏心悦目令人爱不释手。
开篇第一段
爷爷讲,前山是龙变的,神龙见首不见尾,看不到边,海一样的,所以也叫海龙山;后山是从前山逃出来的一只老虎,所以也叫老虎山。老虎有头有颈,有腰背,有屁股,还有尾巴和一只左前脚因为它趴着在睡觉,所以光露出一只。前山海一样大,丛山峻岭,像凝固的浪花,一浪赶一浪,波澜壮阔。老虎翻山又越岭,走了八辈子,一辈子一千年,累得要死,一逃出前山,跳过溪坎,脱险了,就趴下,睡大觉。这样子,脑头便是低落的,腰背是耷拉的,屁股是翘起的,尾巴是拖地的,并甩出来,三只脚则收拢,盘在身子下。唯一那只左前脚,倒是尽量支出来,和甩出来的尾巴合作,一前一后,钳住村庄。
作者开门见山地交代故事的发生地——龙虎之地,是龙潭虎穴。风云际会,暗示这里藏龙卧虎人杰地灵,必有一番龙争虎斗的激烈阵仗,日后少不了龙腾虎跃的繁荣气象。这分明是一出大戏剧的开篇,有气魄,有趣,妙极!
果然,第一个登场的爷爷是一副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正派高人”模样,说话都是一套套的道理。
爷爷讲:“绰号是人脸上的疤,难看。但没绰号,像部队里的小战士,没职务,再好看也是没人看的,没斤量的。”
惊蛰不动土,春分不上山。
清明吃青果,冬至吃白饼。
立夏小满足,大雪兆丰年。
鲤鱼跳龙门,雷公进屋门。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这些都是爷爷讲的,跟我讲,跟表哥讲,有时也跟非亲非故的人讲。
关于对于中心主人公上校(太监)的描述:
当然最怪的人是太监,这不用讲,大家公认,看得见,摸得着。我觉得村里所有人的怪古加起来也顶不上太监一个人,他绝对是全村最出奇古怪的人,怪古的名目要扳着指头一个一个数——
作者的文字功夫是一流的。例如描写村子:
到了冬天,村子像装了套子,一下子封闭了,清冷了,安静了。尤其落雪天,静到素雅,鹅卵石铺陈的弄里堂外,鸡犬无影,雪落无声,人影稀落。积了雪,即便有人走过也听不见平时各人各样的脚步声。积雪像木工房里的刨子,糕点铺里的模子,把各人各样的脚步声都刨成一个样,压成一个形,听上去只有一个声:嚓。
刚才还是月黑风高,而风是会拨开乌云吹来月亮的。时值古历十月,蛇虫百豸死掉的死掉,躲掉的躲掉,销声匿迹,夜深人静。当老保长闭口时,我听得见月光在屋顶上走动的声音,它们赶着黑暗,走入天井,爬上墙,天井变得更大,也更静了。
“我”的心理活动:
人活一世,总要经历很多事,有些事情像空气,随风飘散,不留痕迹;有些事情像水印子,留得了一时留不久;而有些事情则像木刻,刻上去了,消不失的。我觉得自己经历的一些事、像烙铁烙穿肉、伤到筋的疤,不但消不失,还会在阴雨天隐隐疼。
关于上校所养的两只猫的描写:
村里无人不知晓,太监家有两只猫,一只全黑,一只全白,都跟小豹子一样,腰身长长的,头圆圆的,走路一脚是一脚,慢腾腾,雅致得很。我经常看见他用香皂给猫洗澡,用长柄木杭给它们梳毛,从头梳到脚,用金子小剪刀给它们剪趾甲,剪完又用砂纸磨。最气人的是,还专门给它们买上好的鲞吃!我父母从来没有对我这么好过,我吃过的鲞还没有他家猫多。
黑猫、白猫,令人想到的是黑白无常,暗喻世事无常。无论你怎样积德行善,该来的灾祸终归还是会到来,一个也不会少。即使这样,你就被生活所摧毁了吗?
林阿姨说:“死人不怕冷,只怕脏。”
报纸上说的,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我不知道什么是生活真相,什么是英雄主义,对爱不爱生活这个说法我也不觉得有什么好的。要我说,生活像人,有时或有些是让人爱的,有时或有些又是不让人爱的,甚至让人恨。总之我对这话并不太认可,但我一直记着它,因为这是我向前妻求爱时说的一句话,也是她临终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
基本上,这就是作者打算通过作品对读者讲的话。
更多的,我从小说里看到了人生充满了爱:爷爷对父亲和家族的爱;瞎佬对小瞎子的爱;前妻和现任妻子对“我”的爱;“我”对孩子的爱;活观音对上校的爱;林阿姨对上校的爱;上校对他人的爱。
四、作品缺点
毫无疑问,这是一部优秀的作品,是一部有份量的作品,是一部有价值的作品。
但是,这也是一部有缺陷的作品。
理由有三:
一是蓝图大作品小。作者本已草绘出了众多故事人物和较大时间跨度,已经扎好了大部头巨作的框架,却因过度追求精益求精,宏大或精致不能两全,作者无奈只能妥协。这样,一幅宏伟壮观的“清明上河图”被强制压缩成了精美但残缺的“富春山居图”。过度删减,造成了重要人物和线索遭受损失。母亲、大哥、二哥、狐狸精和上校母亲等人物形象没有树立起来;上校医术高超且足智多谋,料想毁掉皮肤上的刺字不是难事,却最终因此被逼发疯,这些都是硬伤。
二是开篇大结尾小。小说明显头重脚轻,从文革期间“我”被逼逃命海外至1991年“我”初次返乡,大约20年时间段各个人物的经历几乎是一片空白,即使交代了也是草草几笔。作品以第一人称讲述故事,因此受到了很大局限。考虑到作者的思路和构想是完整均衡的,作品以目前样貌呈现应该是被反复修改删减造成的伤害。这样安排也可能就是作者的本意,是与作者的个人经历相吻合的。毕竟,创作这篇作品的初衷就是献给作者父亲的,是带有私密性的回归和解之作,不免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不管怎样,虎头蛇尾,可以说是低级失误。
三是格局大主题小。小说里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空前宏大,历经抗战、内战、建国、援朝、跃进、文革、改革开放、新时代强国等重要历史时期,这是何等波澜壮阔的宏伟格局,但作品的主题只是“我”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来思考自己和上校的个性化的人生意义,格局与主题未免搭配失当,一方面显得大材小用,另一方面又暴露出主旨提炼尚欠火候。最终,上校的人物形象还是模糊不清的,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
都是个人一点很肤浅的看法,不当之处请作者和读者海涵!
五、阅后思考
正所谓瑕不掩瑜,《人生海海》毋庸置疑是一部优秀的作品。话说回来,这世上有完美无缺的作品吗?《红楼梦》是残缺的,你敢说不优秀吗?况且,完整的《红楼梦》就一定比现在价值更高吗?只要作者尽心完成,读者用心拜读,各有所得,各得其乐,何乐不为?
作品已经提示过:报纸上说:幸福是养自己心的,不是养别人眼的。
苏轼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
贝多芬的人生是“他总是以他自己的一颗人类的善心对待所有的人。”
徐志摩的人生是“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来。”
金庸的人生是“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我很想不顾冒昧地替麦家总结一下上校(父亲)的人生:“人生海海,沧海迷航。乡关何处?唯爱痴狂!”我相信,人是可以被救赎的。那只应该爱!
再次翻阅《人生海海》,我想到了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中一句经典对白
(小姑娘)玛蒂尔德:人生总是这么痛苦的吗?还是只有童年痛苦?
(杀手)莱昂:总是这么痛苦。
需要提醒的是,那只是对生活的一种解读而已。生活是多种多样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生活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都是生老病死。
那么,生活亏待你了吗?
你的人生又是什么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