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698666/e0c28e1c1e49633b.jpg)
2018,注定是不甘被众人忘却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武侠奇才金庸大师、漫威之父Stan Lee先生相继离世似乎就标志了这是梦想世界逝去的年代。果不其然,2018年12月4日,戴威的梦想彻底破碎了——法院对ofo创始人兼CEO戴威作出了“限制消费令”的处罚,几千万ofo用户也被迫从梦中苏醒——他们的小黄车押金怕是再也退不回来了。至此,曾吸引了全中国甚至全世界目光的共享单车尘埃落定,也为2018这注定不平坦的一年画上了句号。
我们不禁深思,为何这融资十几亿美金,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的共享单车说没就没了呢?
“连续丢了五辆自行车,就想着说这里面可能有商机”,ofo起源于戴威的梦想,而且也确确实实将梦想做大了很长一段时间,ofo能顺利吸引到朱啸虎等人的投资,无疑是靠着戴威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和他学生时代光鲜的履历,但社会终究是现实的,一个快速扩张的企业如若管理缺失,那它注定是走不远的,所以小黄车的败局,从戴威“请”走滴滴派驻来的高管付强等人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了。
“ofo的内部区域经理有贪腐现象,区域经理每月通过虚报修车费用数量而套取公司大量资金”这段来自ofo内部某资深员工的描述暴露了这家梦想企业对内控的极度忽视,而和戴威一样,很多企业家还没有意识到的是一套良好运转的内控系统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往往起到了决定其成败的作用,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等中国的巨型企业无一不是对内控极为重视,可以说一套不断自我完善、动态修复的内控系统是保证企业良性运营的基础。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喜欢卫哲“的马云会在2011年因阿里黑名单事件挥泪“斩“卫哲,因为马云很清楚,做一家企业,任何人都应该坚持业绩和价值观的双重目标,缺一不可;也正是因为缺少一套内控体系,让融了十几亿美金的ofo到现在连押金都退不出来。
说起内控,在我国的发展还处于“少年时代“,在2002年加入WTO后,中国的大型企业陆陆续续奔赴海外上市,才开始被动的接触内部控制的概念,步入了“要我做内控”的初级阶段。与此同时,中国的内控发展又是相对全面的。在美国企业中,内控普遍只存在于财务体系中,强调对财报结果的真实性负责;但内控发展在中国,则逐渐转向对整个企业管理结果的真实有效负责,任重而道远。
吸取了ofo的教训,希望戴威们在以后奔赴梦想的过程中,加深对内部控制的重视,转向“我要做内控”甚至”我爱做内控“,让梦想的脚步走的更踏实,行的更远。
![](https://img.haomeiwen.com/i15698666/a89ded2966e83f84.jpg)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