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C5-2《思想本质》:名为何物

C5-2《思想本质》:名为何物

作者: 力法跳跳 | 来源:发表于2022-06-19 19:46 被阅读0次

    词的创造与流行

    与词的含义类似,新词的发明和流行的规律往往也不明显。在英语环境中,人们发明新词,有时会基于一些旧有的词根和词语而进行重组,而且词汇在发明之初往往具有比之后更加丰富的知识含量和意味。我们常常通过追溯词源或是从《说文解字》之类古籍中寻找词语含义的原因也正是在于此。除了旧词重组,首字母缩略、外来语、截词、暗喻等方式也能增加语言中的新概念。

    有时,语音对于新词的发明常常被人们忽视。我们认为语音与含义应当没有什么必然的关系,但作者指出情况并非如此。最简单的例子,我们生活中有大量模仿声音的“拟声词”,如狗的叫声“汪汪”,树叶被风吹过“哗啦啦”。更进一步,长音和短音也往往有不同的倾向,长音令人感觉大型且粗糙,短音往往代表短促且尖锐。平克举了一个汉语的例子,给不懂中文的人听“轻”和“重”的发音,并让他们选择哪个听来起来像“轻”,哪个像“重”,大部分人都不会选错。类似的声音与含义的现象也有更精妙的联系,如象声词。sn-常常与鼻子相关,cl-多与黏着有关。创造新词,看似是个随意率性的行为,但计算机的运算法则就提示我们,“随机”是最困难的。人们在创制新词时,从词义到语音,都暗中符合了一些不易察觉的规律。

    新词,热门词语的产生,并不仅仅是个语义的问题,而同样是个社会现象。人们发明新词并不是像堆积木一样,无论怎么摆放也都是原本的事物。在一个词被创造之时,往往不仅表示认知上的语义,还有社会情感,流行焦点等等。如“网红”这种词,不仅仅表示流行,也包含了不同人群对此类事件的态度。在很多场合下,一旦使用这个词,就已经是在做某种判断,而并非单纯地描述现象了。我们常说的“春秋笔法”,就有类似的属性,叙述本身已经是评论。而作者认为,新词虽然有此功能,但如果蕴含了太多的评价意味,那这种词汇的语言功能便受到了阻碍。毕竟人们是使用词汇做出表达,而非被词汇的表达使用。

    名词,看似是个再日常不过的概念,然而仔细考察却发现面前是无限广阔的人类经验领域。人们可以完全合理地谈论自己不了解的词汇和事件,而听者似乎也完全合理地认为自己听懂了一些说话人没意识到的内容。词汇和指称行为不仅将人与世界相连,而是构成了人、意识和世界的三角关系,每个环节似乎都影响其它两者,但又无法决定它们。语言,也并非一般人认为“想的=说出的=听到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C5-2《思想本质》:名为何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jor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