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知道《马桥词典》是在大学系里开设的当代文学史,但这个书名一直都激发不了我阅读的兴趣 ,直到最近在知乎看到一篇文章,大概主题是:你是否因为一本书,而喜欢一个人?有人推荐本书。
一个人一生遇到什么书或许是缘分,几天后,在图书馆看到了这本书,然后抱着这次一定要看完的决心借了回来。开了几次头,每次都是只看完作者对第一个“江”的不同发音所代表的不同含义的耐心解释 ,就放下去看别的书了。直到还书时间快到了,决定每天读100页,一定要把这本书看完。
这是一本刚开始看无法爱上的书,但是一旦看进去却非常喜欢的书,书中的写了从大概民国到近代的三代约十几个人的故事。每个故事都可以看成一个独立的小说,故事中的人物略带魔幻现实主义的遭遇和结局,清晰的出现在眼前,把人无意中带入那个小村庄。村里的一草一木,哪怕是一猪一狗都有故事。故事不是以时间顺序写的,而是每一篇都有一个主题词,作者用一篇的文章解释一个词,让从未听说过的人都可以了解这个词的用法和含义。
我很难把这个小说想象成一个长篇小说,没有从头到尾的叙事,也没有一个让我们可以跟着心情起伏的主要人物。我更愿意把它看成是无数中短篇组成的故事集。
给我印象最深的两个桥段,一个是神仙府主人对于吃的说法:“唉,猪最蠢,猪肉伤才思。牛最笨,牛肉折灵机。羊呢,最怯懦,羊肉易损胆魄。都不是什么好东西。”难保他不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但是这种对吃的独特解释却让人眼前一亮,原来还可以这样理解。另一个是魁元略带骄傲的谈论懒的问题:魁元很高兴地接个话头,“我在屋里还懒一些,从来不打柴,从来不挑水,从小到现在,我还不晓得米是如何淘的潲是如何煮的。”原来还有人懒得这么理所当然。
抛去本书在语言学、民俗学的意义不说,书中很多人的思维方式真的让人不得不感慨,世界之大,无奇不有。
千万别因为对一本书书名的偏见而错过一本好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