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说法叫努力10000万小时定律,就是在某个领域努力了10000万小时,就会精通该领域,变成专家。
但只是努力10000万就足够了吗?
其实很多人对该说法有很多的误区,仅仅是努力10000万小时并不是成功的主要条件。
主要有三大误区:
1.简单性重复。工作中,如果做一件事是每天在简单重复,大脑不用思考,机械式的去做,那长期下去对自己能力并不会有很大的提高,相反还会降低自我竞争力,应付新的工作挑战适应性变弱。
2.林黛玉式困境。大家都知道林黛玉非常有才华,喜欢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在自己的世界里精进,造成很多人无法走进她的心,没有人能懂她,只有贾宝玉懂她。
林黛玉式困境,提醒我们不能局限于自我的精进,觉得自己只要努力了,变的优秀了就好,其实更应该走出去,观察周围,适应周围的变化,不要总是活在自我的世界里。
3.习惯性失败。是否有这样的一种感觉,就是从小到大,别人做事很轻松就成功了,自己做起来失败的概率比较大,而且每次做也是很努力,花了很多时间,牺牲了很多娱乐休闲,但结果却是以失败告终,失败次数多了,在潜意识里有种,习惯性失败。
其实是没有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常常劝诫别人,吃一堑长一智,放到自己身上就是失败了就陷在失败中无法自拔,意志消沉,闷闷不乐,觉得自己好失败。更重要的事其实是要吸取经验教训。
4.狗熊掰棒子。故事是狗熊走到一个玉米地里,掰了一个玉米棒,夹到胳膊肘里,再走几步又掰一个夹着走,前面掰的掉了也不知道,告诉我们仅仅看着前面,忽略了已经有的,那越往后剩下的就越少。
我们在学习中,不能只是学,而不知道复盘,学了后面忘了前面,学习的效率就会比较低下。做了一堆题,当时会了,反过来做就又忘了,这是因为知识体系没有建立起来,不能举一反三,学了这个丢了那个。
我们还是要多读书,随着知识量的增长,逐步建立起知识体系,学一个内化一个,不会造成狗熊掰棒子,最终所获甚少的尴尬结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