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大悲大喜之人,不为大惊大怒之事」
这不是所谓「佛系」的生活态度,亦不是「无欲无求」的精神境界,而是一个泰然自若的修心、修行,经历了:止、静、慧的成熟之人;是认清、找回、接受自我的圆满之心。
人生最包容、最淡定、最纯净之时,不是历经沧桑之后的看破红尘,而是入世伊始懵懂无知人之初时。内心无我,纳万事万物于心,没有喜悲、没有欲求、没有爱与憎恨。
历经诸多风尘「自我」深埋于心,便得喜悲、欲求、爱与恨,便学会了满足、渴望、期待,便尝到了苦难、烦恼、无助。即便面不改色行走于世,内心却无限循环每一个痛苦之时。
有位女孩在美帝演讲时打了个比方:人心若蜡烛,风雨飘摇则火光摇弋、即灭即离、飘荡不安。「止」如一个玻璃罩,阻挡了风雨、停息了摇弋、安抚了飘荡。「静」则得以安神、安心、泰然处之。「慧」随即而生,烛焰愈旺。这烛火便是「自我」。
佛学不只是宗教之学,而是另一种探索人性的方式,不只属于宗教更属于每一个人,值得大家学习。
时候不早,睡前问问自己,哪怕五分钟:「我今天表现如何?」、「有什么事情还在困扰我?」、「明天我该如何解决?」、「以什么样的心态迎接明天?」... ...
有时「假装」也是很好的办法,假装自己是机器人,遇到困扰:分析困扰对自己、家人的影响➡️把困扰必做题目➡️拆分困扰➡️逐一解决。
「逻辑化情感」一直是我处事的重要方法,前提是做好止、静、慧。
期待你有每个美好的明天,安。
画的丑,见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