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心·声
跑山的猪,还会不会回到圈里?

跑山的猪,还会不会回到圈里?

作者: 章小疯 | 来源:发表于2017-12-23 21:50 被阅读7次

2017年12月23日星期六
阴天

看了下日子,这几天可以吃肉。

晚上,去田老师家吃了香辣红烧肉米饭。
旁边坐着两大叔(大爷?),看样子是住在附近的居民,也吃着红烧肉米饭。
我走过去的时候,瞅了一眼,嗯,肉质比较红,看着诱人。

我边看着手机,边吃着饭,
不小心吧,大叔们的对话传到我的耳朵里了,很掉牙的老话题。
一位大叔说,这肉怎么吃着不香呢?哎,真是生活好了,嘴越来越叼了。
另一位大叔,接过话题说,以前想吃肉吃不着,有钱都买不着,所以香啊。现在条件好了,越来越挑剔了。

大致意思,就是说人会变的,
以前觉得好吃的猪肉,现在不香了。

挺他们说着,我夹了肉,慢慢的嚼了嚼,没觉着不香啊。
原来我点的是香辣的。

不过想起小时候,吃的杀猪肉,
还真不是一般的香,不是田老师家的红烧肉比得了的。

仔细一想,感觉哪里不对。
自认为,我对吃的还不能算是挑剔的,嘴也不很叼的才是。
真的是我们的嘴变叼了?
恍惚过来,我们没有变,是猪变了。
哈,我真是奇葩。胡思乱想!

小时候养的猪,吃的是啥?煮的糠粮,还会加些烂的红薯,南瓜,玉米棒子之类的。
现在养的猪呢?有多少不是吃饲料的,四月壮,六月肥?

在农村里面,有些猪都是散养,要运动的,会满山跑?
现在的养猪场?圈着,吃了睡,睡了吃。

你想想看,是不是猪变了?
不仅猪变了,鸡,鸭都变了,不再放养了,圈住。
不断的去适应环境,不断变化,渐渐的猪肉不香了。

对,圈住了。
我们往往也被圈住了,所以也不自觉的会变的。
但按照以往的说词,出去走走,别被圈住,人才会变。
现在观点似乎又发生改变了,不管圈还是不圈,我们都在变。
如同老顽童昨天晚上说的,要以动态的视角去看待问题。

前两天,与燕子见了一面。
燕子是做人力资源的,喜欢研究人。所以和他吃饭,总害怕被他研究了,扒光衣服一样。
不过还好,他说,他最好的研究对象是他的女儿。

他说了一个故事,
有一次,他的一个客户加他微信好友。
他呢,就开始在微信上研究这个客户,从头像开始。

说话间,他把这个客户的头像给我也看了,
很普通嘛,就是在草地里面走着的一个,带着墨镜的男人。

不过他说,其实这个头像可以看出很多东西来。
我一听,感兴趣了,让他讲讲他看出什么来了?
燕子却没有说,而是另外说了他的女儿。

他让他女儿也来看看这个头像,想看看孩子的眼里能够看出什么来?
不过让他吃惊的是,虽然女儿只有4岁,但却是看出了很多,
他记不全,拿出电脑说,当时我都给记下来了,真想不到4岁的孩子居然能够看出这么多。

打开电脑,我看了一下,小女孩居然写了8-9条,
比如神秘,凶狠,走路快,草地有踏过的痕迹,说明走路有劲……

燕子说,关键是整个过程他没有做过任何的提示,完全是让女儿自由发挥。
说话的时候,燕子眼睛里面透露着是满满的自豪和骄傲。

我问,女儿分析的对么?
他说,后来和这个客户见了面,发现还真有点,此人是杀伐果断的人。女儿说的凶狠,算是对吧。但其实不管对还是不对,她能说出这么多来,说明是思考了,就是棒的。

我问,你咋锻炼你女儿的?
燕子说,我?我就没咋管,4岁能咋管,就玩呗。

太符合我的观点了,什么样的年龄,就该干什么年龄的事情。
干涉太多,反而限制了孩子的想法。

董老师有个观点,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的角色其实就是教练,而不是裁判。
如果当了裁判,孩子这么说,你说对?孩子那么说,你说不对?
限制了,还怎么期望孩子将来超过你?因为你就是孩子的天花板了。
圈住孩子的天真,纯真,等于就是圈住了孩子的想象力。

前阵子网络上有篇文章,没记错的话,名字叫《有种来找我,别为难我爸》?
里面收录的是孩子写的词句,印象最深的是:
灯亮了,像把黑夜烫了个洞。

厉害吧!
我就想不到。

黄山的鲫鱼背景区,在天都峰,是比较受欢迎的景区。
后来植被遭到破坏的比较厉害,保护了。
咋保护?
就是封山,不让人上去,利用自然生长的力量,几年时间,又郁郁葱葱了。
天都峰恢复了生机,活力。

你看看,只要不干涉,短短的几年,天都峰一切就好了。
同样,最好的培养是什么?别去干涉,只做教练。

想起苏格拉底的故事,苏格拉底怎么培养柏拉图的?
他从来不做教育,从来不告诉柏拉图应该这样,应该那样,
苏格拉底就是就个教练,他的方式,就是不断的提问,让柏拉图自己去思考,去思辨。

同样,柏拉图用同样的方式培养了亚里士多德,希腊三贤就是这么诞生了。

我们呢?如果继续这么“裁判”孩子,那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当然,教练也不是那么好当,很多时候,我们分不清楚教练和裁判的角色。
教着练着,不知觉的就还是批了判了。

怎么当好教练,别问我,我也不知道,
我就是瞎吹吹。

但是有一点,我认为我的理解还是对的。
就是教练不一定比学生强,甚至比学生不强。

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讲的是培养思考。
经过《整·理》的三篇文章, 我更明确了这一点。
思考是可以从不同方向进行的,不能局限于某一个方面。

比如,如果某天孩子还问你电风扇为什么会转?
我觉得就是好的,至少比知道Apple,Orange等英文单词要强很多。
这时,也许可以从机械的角度去引导,电机转动带动轴承转动。
然后再进一步,从物理的角度引导,电与磁的感应。
再深一点?哦对不起,我编不下去了。

从不同方向去思考?
就是当孩子问你电风扇为什么会转的时候,你可以问他,为什么我们需要电风扇转呢?

如果孩子大了,会识字了,会百度了。
甚至可以让他给你答案,所以不必你比他强大。
因为我们的目标,不是证明我们什么都懂,要孩子按照我们说的去做。
而是让孩子超越你,比你懂的更多,比你强大!

哎,瞎BB,打住吧。
可能实际做的时候,我又成了裁判了。

不论是放养,还是圈养,
我也还是变了。

2010年,乌干达,过去做副代表。
虽然在乌干达短短的1年不到,但已经3朝元老了。
为啥,代表老大老换。
按照邓小平爷爷的观点,稳定是发展的前提。

我也不习惯这样的变化,因为那是就开始想着回国了。
前任老大离开时候说,小疯,你在坚持会,新来的代表不熟悉,你多支持一段时间。

好吧,支持吧。
蛮以为,支持半年差不多了,老大又调走了。
走之前,又和颜悦色的和我说,小疯,你再坚持会,新来的代表不熟悉……

昂,3朝元老,就这么出来了。

我呢,以为我是最熟悉代表处的人了,所以有时候我也挺倔强。
我认为该咋做,就坚持着咋做,似乎也得罪了下面的一些人。

直到遇到了陈老大。

有一次讨论业务,我的毛病又犯了,
坚持自己的想法,和陈老大杠上了。

这时候,陈老大没有直接说我的观点如何不对,而是说了一段话,
他说,小疯,当别人说你的方案不合适的时候,你是不是挺不乐意的?总是着急去解释你的方案?其实没有必要。

陈老大说,当他像我这样年纪的时候,也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后来慢慢的变了。以后你总会遇到很多这样的情况,都要着急去解释,累不累啊。所以你呢,先听听我的想法,如果你着急解释,着急和我辩论的时候,其实你的思路是关着的,是拒绝一切外在的,容易激发矛盾。相反的,你要先试着全部接受我的想法,然后在去选择性的接纳,变成你自己的,不是更好?

以前,我不是太懂这句话。
现在,似乎又有点过了,
我不说我自己的想法,你说你的,我觉着有道理,我就吸收了。
我要是觉着没有用处,也不辩论了,无非就是呵呵哒。
然后?
然后,我也不说了。
是佛说不语了,还是又极端了?

突然间,我明白了。
我试着从物理学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事情,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了。

当我试图去理论,去让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的时候,无论对方是怎么样的回应,其实反过来也影响了我。

对方接受了,我似乎很开心,很有成就感。
但另外一个方面,别人可能真的接受,也可能是假的接受,总之,是我失去了听到不同的想法的机会。

对方不接受,我又不乐意,就辩论,就争执,处于拒绝接受的状态。
尤其是把焦点,放在让对方接受上的话,感觉内心是狰狞的。
但也许就像陈老大说的,把焦点放在观点上,情况又不一样了。

再者,对方是陈老大,听到他说的这段话后,我似乎又平静了。

从时间角度来看,这是一个过程。
从生命角度来看,这是一次代谢。
从修行角度来看,这是一个进阶?

想起去年夏天,我似乎又犯了同样毛病了。
和隔壁老王,因为一个业务上的观点,摔了酒瓶子了。
当时的我,内心关闭了,处于拒绝的状态了,又狰狞了。

一年半载以来,又几经波折,现在似乎又呵呵哒了。
历史重演了。

反省了一下,到底我是不长记性,仍然处于不成熟的善变的动物阶段?
还是老顽童所说的,是在用动态的观点去看待问题的进阶阶段呢?

迷糊了。
不想了。
————————————————
巴尔扎克的手杖上面写着:
我粉碎了一切,一切也就粉碎了我。

相关文章

  • 跑山的猪,还会不会回到圈里?

    2017年12月23日星期六阴天 看了下日子,这几天可以吃肉。 晚上,去田老师家吃了香辣红烧肉米饭。旁边坐着两大叔...

  • 猪的日子

    猪的日子从小到大都活在猪圈里,也有放养的,不过不管咋的它们都还会回到猪圈,即便放养在外它们也不能逃脱了主人的看管。...

  • 练习(24)

    别试图教猪唱歌,这样 不但不会有结果,还会惹猪不高兴!

  • 年猪

    阳春三月,婶从山外抱回幼猪,猪圈里铺着厚厚的稻草,猪槽里供着香喷喷的米饭和麦糠。 幼猪打着一双蒲扇...

  • 革命者

    没有人会在乎猪圈里的猪怎么想,也不会分辩那头猪是厉害猪那头猪不厉害,反正只要不病死得瘟疫,最后都是进屠宰场。除非,...

  • 归处

    妈,我死了还会不会还回到你的身边

  • 吃过猪肉,但真没见过猪跑。我见过的是趴在圈里酣睡的猪,一动不动。是无知限制了想象,还是想象力太差,造成了无知。反正...

  • 人际交往‖怎样做才能避免和“白痴”发生无谓的争辩?

    西方有一句谚语:“别试图教猪唱歌,这样不但不会有结果,还会惹猪不高兴。” 和不讲道理的人争辩,你永远不会取得“胜利...

  • 见过猪跑,吃过猪肉,猪我还是不会画!

    我是猪吗,连猪都不会画,为了证明自己不是猪,索性画都不想画了!那只铅笔就再也没拿起过。 你在自学画画吗?有过这样的...

  • 生活美满,与你无关

    一 主人的猪圈里养了七头猪,猪爸爸、猪妈妈、猪叔叔、猪婶婶、猪舅舅、猪舅妈、猪小白。 不过除了跟猪爸爸和猪妈妈交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跑山的猪,还会不会回到圈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jtcg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