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校长推荐学习的论文写作方面的讲座,连续五场,由于有事耽误,幸亏有回放,利用假期一口气听完,原来论文写作是这么回事。还记得自己2020年参加的学科论文比赛,连基本的格式都不对,怎么能有好收成呢?
一听到这样的讲座,本能的感觉枯燥,无聊,听不下去,但这五场讲座有的风趣幽默,有的条理清晰,有的实操性强,深深牵动着我的思维,让我没有机会开小差,干获满满,原来论文写作也是有章可循,有纲可照。听完之后,脑海里留下的梳理如下:
01标题
文好题一半,题目要新颖,让别人“一见钟情”,吊人胃口,有读下去的兴趣,根据心理学“首因效应”,第一印象太重要了。除了新颖最好能小中见大,小中见新,“小兵”过河威力大。题目还要“时尚”,感受出时代热点,当下研究的话题,比如这几年的核心素养、议题式、项目式、大单元等等。
02摘要
摘要是整篇论文的提炼或缩写。介绍为什么要研究,研究什么,怎样研究。
03关键词
关键词一般三到五个,主要来源于题目,整篇论文高频词,还有当下热度的词。
04引言
政策背景+实践问题+学术概貌与问题+研究问题\论文框架+研究意义
05正文
正文是整篇论文的核心部分,分为论点、论据、论证。自己的课堂实例可以是论文来源,他人的优秀课例哪怕是失败的课都可以作为论文素材,只要做一个有心人,处处有灵感。
06结语
用言简意赅的话来总结自己的研究
07参考文献
我们看到的参考文献比较长,还有各种符号代表不同的意思,比如M表示专著、J代表期刊等。一个编辑说如果一个作者把所有的参考文献写对了,即使文章再烂,我们都发,当然这是一句玩笑话,想证明的是参考文献格式的重要。自己不知道怎么写,打开中国知网,搜到自己想要的文献,里面有一个““”标志,一件复制,又准确又方便。
听完之后蠢蠢欲动,但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写,中国知网平台可以像范例学习,“没吃过猪肉还没看过猪跑吗”,刻意练习,相信可以写出一篇合格的论文。让写作成为中小学教师的专业习性,像吃饭睡觉呼吸那么自然流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