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很多变革之所以失败,头号杀手是领导者没有耐心。没有耐心的害处有三种
变革迅速变成了你要变,而不是大家要变
变革很容易分出两大阵营,愿意变革的和被变革的
往往是靠掩盖而不是靠暴露在行进
这样你会在日后耗尽心力处理此起彼伏的矛盾,要知道任何的管理者最应该感谢的是暴露问题,是问题给了管理以机会。
在变革之初暴露各种心态和问题是最安全和最值得的,它们给了你冷静理性思考变革的必要的空间。
2. 变革切忌领导者热情高涨,振臂一呼。
我曾遇到一位老板,参观其他企业后热血沸腾,回去就想搞变革,还对我说 “我想清楚了,如果这次变革不成,大不了我辞职”。
我说,这说明你一点都没有想清楚。
什么叫领导者想清楚变革了?
有四个判断方向:
1)现有状态,用鱼骨图,按人机环料法,全面分析组织的现有状态)
2)目标状态,注意,不是理想状态,也就是一两年可及的可评估的状态)
3)限制因素,一定要充分考虑有哪些限制因素,包括政策环境)
4)实现路径,经过限制后依然可行的路径
当你把这四个要素想清楚了,启动变革基本处于理性状态了。
3. 组织变革改的不是冰山之上的 “美丽”,而是冰山之下的运行底盘。
真正的变革一定是每个人利益的重新分配,一定是真刀真枪地动到了结构,是” 呼之欲出 的“,因此老板要有足够的耐心。
当然,你会说我们企业没有这样的时间。不是的!这是不妨碍的两条线。
能成功的改革都是先立后破,而不是取代模式。
可以” 鼓励先进,允许落后 “,要让员工永远在组织内部形成安全感, 敢说“我现在没有投身变革,没关系,慢慢来 “。
4. 领导者不能一直走在改革队伍的最前方,而是永远走在变革队伍的中间。
长期以来,我们已经形成了一种理所当然的文化,领导必须时时事事走在前面,冲锋陷阵。
从道德行为要以身作则的意义上说,确实应该。但具体到领导变革、赋能个体来说则需要另当别论。
在改革队伍的中间并不等于二分之一的位置,有时候你可以往前靠靠,给前行者更多认可和赞美。
有时候又可以往后带一带,让暂时落后者跟紧大部队,不至于拉得太开。
那么,谁应该在最前面呢?
就是先进者、那些深度参与变革项目组长。
他们对变革理解得很透,由他们来带领去攻坚克难,对他们本身的领导力也是最好的锻炼。
当然在先进者与跟进者产生意见分歧的时候,处在中间位置的领导者还可以做点第三方调和工作。
这样就使得领导者始终保持着柔性,通看全局,更有利于做好战略部署,把握航向。
不要成为那只雄赳赳气昂昂的鸡,义无返顾地冲在最前面,而后面的还在张望,没有迈开腿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