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青山憔悴卿怜我,红粉飘零我忆卿

青山憔悴卿怜我,红粉飘零我忆卿

作者: 小辩儿 | 来源:发表于2022-10-29 23:33 被阅读0次

明清时的江南才子吴梅村,光看他这名字就感觉有太多的的内容,似乎隐隐透出一种才华和丝丝缕缕的情意,绵绵不绝,又要无限延伸。

近年来很多学者认为吴梅村才是《红楼梦》的作者,有很多铁定的事实,可以证明此一说。咱们不是红学家,姑且看看评论,看看考证也就罢了,到底谁才是《红楼梦》的作者,希望有一天有无可辩驳的证据。今天来聊一段佳话,也是一段苦情,吴梅村和秦淮名妓卞玉京的爱怨情事。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这句诗大家熟悉,是吴梅村《圆圆曲》中的唱词,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投降清廷,改写了一段历史,也让名妓陈圆圆背负上了“红颜祸水”的罪名。吴梅村的诗很多写得特别好,这一句因为有个陈圆圆,有个吴三桂就更广为人知了。

吴梅村名气很大,但他有极大的隐痛,一是他感觉背负了明崇祯帝对他的知遇之恩,没有坚决抗清而是被迫投降了清朝。他本来坚持不肯投降,清政府挟持其老母威胁他,逼得他最后只好去向清政府报到。因此吴梅村一生走不出这种隐痛,而被人们称为隐痛诗人。

清政府对投降过来的明朝遗老遗少,虽然待遇很好,但后来写历史的时候,清帝还是下命令把这些人列入“二臣传”。中国文化精神,骨气太重要了,一个没有骨气或被称作没骨气的人是被人说三道四的。吴梅村才华横溢,明朝廷不可多得的臣子。好是好,终究是投降过来的,骨头不够硬,这是很严重的,被人看不起的。

吴梅村还有一痛,就是和秦淮名妓卞玉京失之交臂的情爱之痛。

明末清初的文学家余怀在《板桥杂记》中记述了南京十里秦淮南岸的长板桥一带妙舞清歌的盛况,并总结这些名妓:“李、卞为首,沙顾次之,郑顿崔马又其次也。”这里的“卞”指的就是卞玉京。她是名妓中的魁首。

卞玉京生性冷傲,名赛,字云装,后来自号“玉京道人”,人们习称她为玉京。

她出身于秦淮官宦之家,因父早亡,沦落为歌妓,诗琴书画无所不能,书法造诣颇深,尤擅小楷。

他还精通文史,也会画画。她喜欢画风枝袅娜的兰花,往往“一落笔尽十余纸”。

因为生性冷傲,面对客人总是少言寡语,冷漠相待。但若遇知己,则谈辞如云,咳珠唾玉,挥洒自如,满座都会为她而倾倒。

崇祯十四年,苏州横塘春寒料峭,这年正值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大明王朝风雨飘摇的时局和朝廷内的党派斗争让诗人吴梅村心怀忧思,十分苦闷,他被朝廷任职却并没赴任,开始在风花雪月中自我麻醉。

一天吴梅村在南京水西门外的胜楚楼上为兄长吴继善赴任成都知府送行,席间他认识了前来为吴继善也送行的卞玉京。玉京席间为吴继善写了送别诗:

剪烛巴山别思遥,送君兰楫渡江皋。愿将一幅潇湘种,寄与春风问薜涛。

吴梅村大为惊叹,二人从此就慢慢开始了交往,相处日久,彼此引为知己,感情日炽。

虽然过着车马熙攘,衣着光鲜,受人追捧的生活,但卞玉京心中并不喜欢这样的生活,她常感到寂寞,为疏解情绪她曾为自己画像一副,上题了首小诗:

“沙鸥同住水云乡,不记荷花几度香。颇怪麻姑太多事,犹知人世有沧桑。”

隐隐传递出感怀身世之情,寂寥落寞之感。

一次卞玉京和吴梅村对酌,酒至微醺,卞玉京面对自己的心上人,心中压抑已久的感情倾泻而出,她轻声地问吴村:“亦有意乎?”

吴梅村心中明白卞玉京有以身相许之意,但他故意装作不懂,闪烁犹疑,卞玉京深情凝望着他,悠悠长叹一声,从此再没有提及嫁娶之事。卞玉京心里有多痛,吴梅村知几分: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一段琴瑟和鸣的美好感情的开端就在吴梅村的懦弱和退缩中枯萎,零落了下去,吴梅村或有难言之隐,或缺一份炽热坦诚的担当。不管咋样,这就开始了各自的牵绊之苦,谁解其中滋味,或许只有他们自心知。

分别之后,吴梅村难忘自己的恋人卞玉京,但时事动荡,始终音讯杳然,心里有了她,但也无奈暂且割舍。

顺治七年十月,吴梅村赴常熟访游,他素来与诗人钱谦益私交甚笃,得知钱谦益的夫人柳如是与卞玉京一直是闺中密友便登门拜访。

钱谦益知道吴梅村还念恋着着明慧绝伦的卞玉京,也有意撮合他们。于是就在自己的府邸拂水山庄设宴,冀望成其姻缘,了却彼此的思念之苦。然而不知是卞玉京还在怨恨吴梅村的薄情,还是暗自神伤,抵达后知道吴梅村也在就径自到了柳如是的卧室内闭门不出,只传话出来说要更衣,接着又拖言说身体不适,约定了日期他日相见。

吴梅村从常熟回来之后,无限伤怀地写下了有名的《琴河感旧》,让他伤心感慨的是时世的变迁,国家的兴亡的更替阻断了他们这段美好情缘。明朝的覆灭,不仅让吴梅村失去了精神支柱,也让他无力再续前缘,罢罢罢:

“休将消息恨层城,犹有罗敷未嫁情。车过卷帘劳怅望,梦来携袖费逢迎。青山憔悴卿怜我,红粉飘零我忆卿。记得横塘秋夜好,玉钗恩重是前生。”

好一个“青山憔悴卿怜我 ,红粉飘零我忆卿”!

顺治八年的初春,卞玉京按那日的约定之期,到吴梅村的家中探望,然而这次他们已经是空门和俗世永相隔了。卞玉京一身道装,为吴梅村鼓琴,娓娓诉说南都崩溃之后贵族少女和秦淮佳丽们的悲惨遭遇,曲中流淌着故国之思、亡国之痛和身世之悲,充满了无尽的惆怅和感伤。

这边吴梅村再也抑制不住这些年来压抑的情感,写下了缱绻缠绵的《临江仙·逢旧》:

“落拓江湖常载酒,十年重见云英。依然绰约拿中轻。灯前才一笑,偷解砑罗裙。薄幸萧郎憔悴甚此生终负卿卿。

姑苏城外月黄昏,绿窗人去住,红粉泪纵 横,薄幸萧郎憔悴甚,此生终负卿卿。”

情到深处,吴梅村终于对卞玉京道出了此生的 愧疚之情,虽然二人终得相见,却已是咫尺天涯。唯有一叹。

从此后“我是红尘客,你是道中人。”

清军入主中原后,随即在南京广征教坊歌女,身在乐籍的女子都在征召之列,为了不沦为大清朝廷的取乐工具,卞玉京更换了装束,逃到长江岸边的丹阳,顺江东下,走水路进入苏州虎丘山塘。她匆匆找了匹黄绢裁成道袍,以遁入空门的方式来逃避侵略者铁蹄的践踏和无耻凌辱。此后为了掩人耳目,卞玉京时常做女道士打扮,自号“玉京道人”。

晚年,卞玉京被名医郑保御收留,他为她另筑别室并悉心照拂。看破红尘,历经坎坷的卞玉京皈依空寂,为自己的心灵找到了栖身之所。为了感激恩人的照顾,她曾刺舌血以三年时间为其抄写了一部《法华经》。在她生命的最后,这片洗净铅华的空门之地终于成为她最终的避风之港和灵魂居所。这在后来人的心里,总还是有一丝欣慰在,卞玉京終没有飘荡无依,也算有了一个很好的归宿。

吴梅村在明朝庭任过翰林院编修、左庶子等职,再任清朝庭的秘书院侍讲和国子监祭酒。致仕以后,他也明白被称为“二臣”的身后骂名,他为此而纠结痛苦一生。如他《自叹》诗句:

误尽平生是一官,弃家容易变名难。为此留下遗嘱: “吾一生遭际万事忧危,无一刻不历艰险,无一境不尝艰辛,实为天下大苦人。吾死后,敛以僧蓑,葬吾于邓尉灵岩相近,墓前立一圆石,曰:‘诗人吴伟业之墓’。”

吴梅村爱梅花而取号“梅村”,嘱托后人在他死后葬于太湖边的梅林丛中。吴梅村墓地所在的玄墓、邓尉山一带,自古是赏梅胜地。

吴梅村的墓很简单隐蔽,墓碑上按梅村先生自己的意思,由冯其庸题写的“诗人吴梅村之墓”。吴梅村厌弃了他的身外名,他只是一个诗人。

才子佳人说不完道不尽的情长爱怨,谁负了谁,谁又为谁坚守,都不重要了,爱过了,也就没什么遗憾。

“青山憔悴卿怜我 ,红粉飘零我忆卿。”已足够!

相关文章

  • 青山憔悴卿怜我,红粉飘零我忆卿

    明清时的江南才子吴梅村,光看他这名字就感觉有太多的的内容,似乎隐隐透出一种才华和丝丝缕缕的情意,绵绵不绝,又要无限...

  • 卿须怜我我怜卿

    沈疏桐的最后一封信在江月华心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她惴惴不安,一整夜都无法入眠。她回忆起同他相识交往的细枝末节,找出他...

  • 卿须怜我我怜卿——黛玉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黛玉,像是一朵芙蕖,亭亭玉立,又纤弱朦胧,淡淡的,却不容忽视。...

  • 沉香屑——卿须怜我我怜卿

    读完了一本《倾城之恋》,虽然书名是倾城之恋,感触最深的还是开篇的第一个故事:沉香屑——第一炉香。“请您寻出...

  • 楔子

    新妆竟与画图争, 知是昭阳第几名? 瘦影自临春水照, 卿须怜我我怜卿。

  • 减字木兰花

    减兰 秋夜无寐,还共落红花底醉。今日堪怜,独向青山对暮寒。年来心事,倾诉知音三四子。莫问容颜,憔悴为卿年复年。

  • 忆卿

    昨徘徊,今也徘徊, 中庭树下独徘徊。 今忆卿,明又忆卿, 忆卿芳菲草碧青。 昔与卿相伴,今与卿相忆。 朝暮无卿伴,...

  • 七绝,落红(新韵平起首韵)

    桃红数日乱飘零, 一地斑驳尽落英。 花谢寻常谁落泪, 痴情林妹会怜卿。

  • 金钗雪里埋之番外一 卿须怜我我怜卿

    王怜花见过的,经历过的女人,过江之鲫, 一眼望去,几乎就没有什么人,可以给他留下什么印象, 他有那样一个名满天下风...

  • 《林黛玉的前身——冯小青,卿须怜我我怜卿》

    万历三十六年夏,扬州城内一冯姓人家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女儿的降生。 这日下午,天玄云青,欲雨而未雨。 于是,冯父为女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青山憔悴卿怜我,红粉飘零我忆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jwct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