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5429845/fb7e2c384b7b6496.jpg)
我们读圣贤经典的书,还是现代文学或工具类的书,都是引导我们涨知识技能,涨智慧,尤其是向上向善,正心正念的定力,唯有这样,落实行动才不至于偏差。那么怎么保持觉醒和正念,让繁杂浮躁的心静下来是我们的日常首要的必修课。
如果人天天有一颗躁动的心,心猿意马地胡思乱想,是托不起干正事儿的愿力的。看的书越多,发现古往今来凡能成大事的人,都懂得在内心修养静气。毕竟我们都是凡夫心,贪、嗔、痴、慢、疑、各种各样的烦恼不时困扰。如果觉察不够,怎么能专心做事呢?一个人只有静下来,经常检视聆听自己的内心,平静地思考,才能认清自己,才能清晰知道自己面临的是什么、应该做什么。
![](https://img.haomeiwen.com/i25429845/d02244c71a5ee564.jpg)
从佛系的角度说是我们的妄念多、执念多,心不静,才烦恼丛生。和正念相对的就是妄念,就是我们每天的胡思乱想、错误的想法,而且带着错误的知见去看问题,还有我们不太容易意识到的各种各样的烦恼,如“不信、懈怠、放逸、昏沉、失念、不正知、散乱”等等,不培养正念,就难以获得向上的动力,就不能认识不足而知耻后勇,就不会自我激励进步。
道德经中说“少则得,多则惑”,还有古语云:“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不达”。我发现自己一直在犯这个毛病,缺少结合实际的定位和专注,看什么都感兴趣,左摇右摆,在选择中纠结困惑,到现在也没找到适合自己的。虽然这些和自己的主业无关,只是当作业余爱好来找点事做,但足以看出自己的心智不成熟,仅凭一份热情做事,缺少谋划和决策的能力,也深深感受到自己的水平低下。从几位合作伙伴的身上我还是学到不少东西,三人行必有我师,此言不差。归根结底,关键是自己想要的东西多,心急所致。
![](https://img.haomeiwen.com/i25429845/98be301fbd0931eb.jpg)
这段时间静的时候在慢慢梳理自己的内心,也在不断地反思和复盘。我也着实发现自己的复盘能力比较差,自己做事为什么总东一榔头西一夯的,清晰的主线是什么,具体的细节在哪里,自己的专长和优势在哪里,为什么做事的条理性和管控力也比较差,目标与不足在哪里,这些都值得总结反思。
在盘点的时候我关注外在的同时,格外注重内在,我要多问自己,有哪些给我带来了痛苦、哪些带来了麻烦,有哪些感受到幸福,是什么作祟在经常主导着自己的情绪?还有多少不良的心理干扰着自己呢?不管逆境顺境,我的心是否自-由?……..
![](https://img.haomeiwen.com/i25429845/ff95ee0815e8feb0.jpg)
所以需要问心!我不快乐、痛苦的原因何在?想想还是自己没有安住当下,拿不起、放不下的东西太多。读篇文章看到阳明先生在《示弟立志说》中揭示普通人都会有的八颗小我之心:傲心,躁心,贪心,吝心,忽心,妒心,怠心,忿心。这八颗心就是小我。总结一下,大我就像心中的太阳,本来就有,吾性自足;小我就像心中的乌云,是从外面飘来的。既然是从外面沾染来的,因而是可以去除的。大我吾性自足,小我可以去除,因此,无论处于什么境地,人生总是充满希望。关键还是看自己怎么行动,怎么修行。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阳明先生说:人言不如自悔真切。自悔就是反思的意思。所以多反思,多悟人生,多多去做断舍离的事情,多提升心灵品质,困惑迷茫就会越来越少。
有这样的感悟,相信自己今后活得轻松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