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在雨季,怀念永远的三毛

在雨季,怀念永远的三毛

作者: 蜀曦 | 来源:发表于2020-06-22 15:11 被阅读0次

           夜深人静的时候,当我们回首前尘,总会发现:有一些人依旧还印在脑海,让我们怀念着。对他们怀念,或因为一段真实文字,或缘于一幅精美的画卷,亦或是一段优美旋律……而我对三毛的怀念,就因了她的文字和三首耳熟能详的歌曲!                                     ——题记

                                                                                                   一

           那是夏日的午后,从呼和浩特驶出的火车,犹如长蛇般爬行在广阔的草原之上。夹杂着野花的草地上,散落着三五成群的牛羊,如夜空中点点繁星。偶有的村庄院落,就那样轻轻的来,又轻轻地走了。唯有铁路两旁的电线杆,如肃立的卫兵,不离不弃地将我们迎来送往。

           午后和深夜一样,是火车上最清静的时段。仅有的哐当哐当铁轨声,此时也宛如催眠曲般动听。躺在铺位上举目远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天高云低之美!就在我陶醉之时,远处的云儿如生了气的脸,变得阴沉起来,仅有几分钟光景,白云就被无情地涂染成了深灰色,随后便向地面滚落。此时的风,就如同一双巨手,发疯地摇摆着少有的树枝。飘落而下的雨滴,也被它狠狠地摔打在车窗之上。雨滴瞬间粉身碎骨,但它们的泪水却将车窗模糊了。依稀可见的羊群、牛群,还是那般悠闲与淡定,想是它们已经摸透草原雨季的脾气。

          将目光移回车内的我,再次翻开了三毛的《雨季不再来》。不知何故,此时竟对这本喜爱之书没了兴趣。也许太过留恋窗外之景,也许心儿被无情的雨滴打湿。将合上书的置于一旁,我执拗地抬起头,双目紧盯着车窗:雨滴的泪水在车窗上杂乱无章地流淌着,绘制出一幅任人想象的图案。我想:这样的雨季,应该不是三毛的雨季,因为这里没有令人生厌的学堂,没有西班牙、德国的异域风情;这里也不是撒哈拉,风雨中更寻不到荷西的身影。可是,这样的雨季,也应该是三毛的雨季,因为在风雨中,有着一个个继续流浪着身影,有一颗颗似要踏遍万水千山的心。虽然,这些身影不是奔向那遥远的地方,这些心儿不是为追寻梦中的橄榄树!

          此时,摔碎的雨滴竟在车窗上为我拼出了三毛的身影:一顶黑色的博士帽,一件发白的牛仔衣,一条独辫子从右肩垂下,搭于胸前。此时,她手捧的竟不是荷西送予她的骆驼头骨,而是琼瑶相赠的笔筒。正在我心生纳闷之时,风儿又一次将雨滴摔打在车窗之上,犹如有人将一大把细沙撒向一幅精美的沙画,三毛就这样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依旧凝望着车窗,希望雨滴能再为我拼出三毛的样子,哪怕仅有那垂肩的独辫,亦或是那走遍万水千山的双脚,亦或是那过尽千帆的双眸都行,可终究未能如愿。失望的我只好闭目小憩,寻得身心的稍时放松。然而,大脑却固执得像村头的水车,依旧吱嘎吱嘎的转着,将如梦似烟的前程往事不断呈现:

                                                                                                                  二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对三毛的“初遇”,就因了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因为,在被这首歌感动之前,孤陋寡闻的我未曾接触过三毛的只言片语,而对琼瑶的作品却有所耳闻。

             在上世界80年代末,虽然电视已经悄然步入寻常人家,却丝毫未动摇电影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自然,青春年少的我们,就会时常生出对电影的梦与盼。感谢学校如知心姐姐般的老师,总会每隔一段时间为我们安排一场电影,满足我们的心愿,为我们的青春增添可回忆的点点滴滴。

           那是暮春的一天,午饭时的我们在学校食堂旁的小黑板上看到了那期盼的通知,并知道了是一部台湾电影,名叫《欢颜》。晚饭后,我们沿着那条熟悉的街道直奔熟悉的电影院而去。荧屏上,由胡慧中饰演的小学教员齐盈,身着一件纯白色衣裳,抱着一把吉他,在歌厅的舞台上,声情并茂地演唱着《橄榄树》。那舒缓的旋律,充满淡淡忧伤的歌词和甜美的歌声,不仅赢得歌厅观众的真挚喝彩和热烈掌声,更将坐于影院中的我完全征服。思绪就那样心甘情愿的走入故事,心儿也毫无芥蒂的与主人公同喜共悲。当主人公王恕在一次为护送远居的学生返家,不幸翻车坠崖身亡的情景出现在屏幕时,我也和女主人公齐盈一道悲痛欲绝,双眼盈泪。

           看完电影,有的同学被曲折的故事情节打动,有的同学被奉献、执着的精神感染,而我却被那首充满着淡淡乡愁和忧伤的《橄榄树》俘虏。后来,我从老师处得知:《橄榄树》是一首很有故事的歌曲,因为它的词作者台湾女作家三毛,而三毛就是一位曾经踏遍大漠、阅尽人间的传奇女子。三毛用故事讲述着自己对滚滚红尘的爱和痴。歌词创作于1978年,当时台湾著名作曲家李泰祥要她写一些歌词,催得紧,她一个晚上写了九首,其中一首就是《橄榄树》。

            而在此之前,三毛于我心中,仅为漫画家张乐平笔下的那个身世凄凉,饥寒交迫,受尽欺辱,贫穷得只剩三根头发,却无半点怨恨的流浪儿童,他也是我童年时代最好的“伙伴”。作家三毛就在《橄榄树》的动听旋律中与我不期而遇,并不管不顾地走入我的生活,印入我的脑海。而那以后,每每提及“三毛”两个字,首先闪现在脑海里的不再是那个穷得只剩三根头发的苦命流浪娃,而是行走于撒哈拉的传奇女子——三毛!聆听《橄榄树》,我终于寻找到了经历过蚀骨般孤独的三毛对橄榄树喜爱的原因:橄榄是西班牙西部最有名的特产,而那里也是荷西的故里,喜欢橄榄树也就是对荷西浓浓的爱!

           我有时在想:三毛当年写下这首《橄榄树》,她知道会让那么多人爱的这样执着吗?

                                                                                                                           三

          “起初不经意的你,和少年不经世的我,红尘中的情缘只因那生命匆匆不语的胶着。想是人世间的错,或前世流传的因果。终生的所有也不惜,换取刹那阴阳的交流!”这是台湾著名音乐人罗大佑先生为电影《滚滚红尘》创作的同名主题歌,而《滚滚红尘》却三毛的所著的第一个中文剧本,也是三毛的遗作。虽说之前因为歌曲《橄榄树》知道并认识了三毛,可她的这部剧本却是在听了歌曲《滚滚红尘》之后才知道。听起来有些不符合常理,却也是那般真实可信。

          上世纪90年代初,位于射水河畔的临江村小,与其他乡村小学一样偏僻。特别是下午放学后,当孩子们蹦跳的身影消失于远处的农家院落后,校园就变得了那般清静。而炊烟从农家屋顶升起之时,如席的夜幕就毫不留情地将乡村严严实实地笼罩。可它又用仅存的善意将弯月和繁星托举。每当此时,清脆的蛙鸣就会如约而至,为独居校园的我驱走寂寞。当然,也少不了老鼠们在屋顶上戏打闹的声音。我习惯性地打开收录机并拨动旋钮,找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此时,从喇叭里飞出的不是播音员那充满磁性的声音,而是一段动听的歌曲:来易来去难去,数十载的人世游;分易分聚难聚,爱与恨的千古愁……悦耳的旋律,揪心的歌词,犹如两个天使在小屋里飞舞着,给我从未有过的震撼!特别是那句:至今世间仍有隐约的耳语跟随我俩的传说。是怎样的红尘情事竟让人们跟随至今,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吗?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吗?我的好奇心就在曲终那一刻生根发芽,谜团就在静谧的小屋中形成。

           那个年代,资讯远不如而今发达,为了满足好奇心,为了解开谜团,我请教过他人,我也去过县城图书馆。但获取的信息都不够丰满。后又经数次阅读《滚滚红尘》和观看《滚滚红尘》电影资料,才对那段情事有了自认为的了解。每一次的阅读和观看,总会有比前一次有着更深的理解,总会又更加接近三毛的写作初衷。

          有人说,阅读文字版的《滚滚红尘》,从表面上看,是在听三毛讲述女作家沈韶华和汉奸章能才之间的爱情故事,可当你对创作原型有所了解后,却又像是在听三毛讲述我国现代女作家张爱玲与被列为汉奸的现代作家胡兰成之间的爱情故事;而当你对三毛的流浪生活和感情经历有所了解后,却又是在听三毛讲述她与荷西之间的爱性故事。三毛在张爱玲与胡兰成的框架里,填补了她跟荷西的爱情。这段爱情,真挚到能让她在荷西去世十多年之后,也不惜结束生命去追随,以“获取刹那阴阳的交流”。三毛曾经说过:作品中的韶华,是内向的我、内在灵魂的我。里面的月凤,是外向的我,我把自己分成两个女人,借编剧,在两个女人的个性里面,偷渡我自己的灵魂。而观看电影版的《滚滚红尘》,还能感受到林青霞与秦汉之间的爱情故事,这戏里戏外的爱情,真是让人分不清虚虚实实!

           三毛的红尘故事是那般的幸福,可有那般的悲情,她在撒哈拉行走之时,荷西对她真心相伴,风雨同舟。可是,待她过尽千山万水之后,荷西却离他而去,阴阳相隔。

                                                                                                                       四

          “让流浪的足迹在荒漠里写下永久的回忆,飘去飘来的笔迹是深藏的激情你的心语;前尘红世轮回中谁在声音里徘徊,痴情笑我凡俗的人世终难解的关怀!”在我的记忆中,这首由罗大佑先生创作的《追梦人》,是在1991年时,与台湾版的电视连续剧《雪山飞狐》一同走向我们的。数次观看《雪山飞狐》,数次聆听《追梦人》,我感觉不管是旋律还是歌词,都与剧情那般相符,与主人公那般贴切,就幼稚地认为这是为《雪山飞狐》量身定制的歌曲。后来,在一次偶然机会得知:《追梦人》这首歌,是罗大佑先生为纪念香消玉损的三毛而创作的,成为《雪山飞狐》的片尾曲纯属偶然。于是,深藏在歌曲后面的故事就慢慢清晰可见。

           1991年1月4日,有着传奇色彩的三毛以自杀的方式,把珍贵的生命和一切深情交还给了岁月。她的离去,在万千读心湖掀起了波澜;给至亲之人留下永难愈合的伤口,也给曾经与她一起在《滚滚红尘》电影创作中有过默契合作的罗大佑先生留下遗憾。罗大佑先生对这位昨日还一起笑脸相迎,今日却阴阳相隔的天才心生惋惜之痛。罗大佑便借用了以前所写的《青春无悔》进行修改增加,以艺术作品来表达出自己当时的感想,表达出对三毛的深深缅怀之情。

              对于《追梦人》的歌词,著名乐评人金兆钧曾给予了这样的评价:表面听去没有一句是写三毛,细读歌词又没有一句不是确确实实在写三毛,能把歌词写到这么一个高度,悼念一个朋友,字里行间却让你看不出来是谁,后人不会把它认为是专为一个人而写。细细品读,确实如金兆钧先生所言。

            有人曾这样理解罗大佑先生的歌词:“让流浪的足迹在荒漠里写下永久的回忆”:三毛的一生可谓是以“流浪”为主,崇尚流浪的自由生命,曾先后走过近50个国家,并在撒哈拉大沙漠生活过,这里也有她与她丈夫荷西的凄美爱情,是个人最难忘的一个地方,在期间所写的书籍也名为《撒哈拉的故事》,歌词中所表达的内容是诗意化来表达出三毛的经历;“飘来飘去的笔迹是珍藏的激情你的心语”:三毛是一位天才的作家,特别是写散文为主,作品至今仍为人们所热爱,其作品深刻地表达出其生命的经历和生命观,是她自己最真实的心语表达;“前尘后世轮回中谁在声音里徘徊”:这里也是诗意化写到了前尘后世轮回,也可看做是罗大佑对三毛过世后所表达的红尘轮回的生命观,还有就是三毛的英文名为Echo,在英语中这是“回声”的意思,关于这一点罗大佑是换了一种语言方式来表达;“痴情笑我凡俗的人世终难解的关怀”:这一句则是写三毛的殉情,罗大佑与三毛相识是三毛丈夫荷西离世后,三毛不再流浪回到了家乡台湾来了,但是痴情的三毛是不会忘记此生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最终还是无法从丈夫的过世中解脱出来,带着深深的轻生缅怀之情感,罗大佑在此中也是用诗化的语言来表达三毛的感情经历以及对爱的痴情,同时更是对已经过世的三毛表达着自己一份深深理解的缅怀相惜之情。

           如果是《橄榄树》的优美让我认识了三毛,那么是《雨季不再来》、《梦里花落知多少》、《撒哈拉的故事》、《万水千山走遍》和《滚滚红尘》这些留露着情感真实,没有太多粉饰的文字让我喜欢并敬仰三毛,而我也会在《追梦人》中更加追忆、怀念三毛!有时我在想,逃离身体躯壳27年的三毛,一定与荷西一起,依旧行走在撒哈拉沙漠,寻找着前世乡愁,兑现着前盟旧誓。也许她会以另一种形式与我们擦肩、相视。正如白落梅所言:如果有一天,你在红尘的某一个街巷,遇见这样一个女子。她身材高挑,散着长发,带着一种繁华落尽的沧桑,一种意兴阑珊的美丽。那么,请记得,她的名字叫三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雨季,怀念永远的三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jwx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