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余华老师新出了一本杂文集,《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之中》,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前几天看董宇辉的直播,聊得内容让人心有感触,我也附庸风雅,写一篇“我们生活在巨大的惯性之中”。
普通人的一天要面对三万个选择,让我震惊不已,但其实真正经由大脑的判断,不过也就十几个,几乎所有的选择都依靠我们的惯性和潜意识完成了。因为每一个选择的背后,一旦经由大脑参与,肯定会权衡利弊,衡量得失,这一系列的过程都是心力与脑力的支撑,身体,或者说大脑,天生是一个节能高手,潜移默化中做出最省力的选择,甚至不用选择,是几万年的进化史留给我们的禀赋。当然,这无所谓对错。
重要的是意识到这一点,拿买早餐来说,我自己就是这样。到了一个新环境以后,面对可选的各种早餐样式,前几次按照自己的口味仔细挑选,发现有好有坏,把坏的避雷之后,早餐的样式基本固定了下来,每天早上都是那一家那一种样式,偶尔那家不开门一次,我顿时很无语和气恼,一时间不知道重新选哪家。所以,一个生活模式或者行为习惯一旦形成而日渐固化,要想重新建立和更改,付出的其实不止是为新习惯的养成而花费的力气,更多的可能是克服原有惯性所消耗的心神与意志。
2
学习的层次被分成四个阶段,从“无意识无能力”、“有意识无能力”、“有意识有能力”、直到最终的“无意识有能力”。从一个婴儿成长到现在,其实我们学习掌握了巨量的知识和技能,一个人每天的生活大部分的过程都被“无意识有能力”这种状态掌控,因为这是最省力的生活方式。就像系鞋带,在你了解到有一种更快速或者更好看的系法之后,学习的状态就来到了“有意识无能力”,因为知道,但不会。当你开始刻意的去学习,不断地尝试,学会了,发展到了“有意识有能力”阶段,但你仍是会不自觉的系出原来习惯的系法,这是因为原有的行为模式有着巨大的惯性。直到你不断刻意的练习和纠正,终于逐渐可以不假思索的系出新的样式,才算走到了最后一个阶段,“无意识有能力”。
从这个逻辑来说,放大到日常的学习、思考与生活,我理解了什么叫做信息茧房,大数据依据我点赞的内容给我推送的视频和文字,不断地加速我现有认知的惯性。但要想突破现有的维度,实现成长, 反而是关注和思考那些让自己不舒服、不理解、不认同的观点,以及它背后的逻辑,可能才是更有意义的。因为变化总产生在随机性之中,而随机就代表着不同的选择。
3
读书的意义之一,就是打破身边的信息茧房,看到不一样的认知模式和思考方式,开启自己更多层面上的“有意识无能力”,然后深刻地理解这个世界的多样和多面,可以站在更高的维度去共情,看到更多的无可奈何和迫不得已,最终学会理解和利用这种认知层面上巨大的惯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