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心理学中有一种叫“社会时钟”心理。
是说社会就像一架时钟,支配着人们的行为,时刻提醒人们:到了什么年纪,就该做什么事。一旦落后于同龄人的节奏,这人就会变得紧张,焦躁不安,生活也越过越糟。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一次心理历程。我大学毕业后,就直接进入家乡的一家医院做医生。可工作了几年,我虽然考出了执业医师证,但仍然是一名普通医生,每月工资仅勉强维持住花销,基本上存不下多少钱。
有一次,我跟小学的几位老同学聚会,突然发现很多同学都在大城市里混得不错,买房买车的不少。特别是一位骆同学在建筑行业(高速公路及桥梁建设方面)混得风生水起,薪水也十分可观,年纪轻轻就买了30多w的车子。
聚会结束后,我总是忍不住想:别人都买房买车了,我还在住单位出租屋;人家都干到管理层了,我却只是个小啰啰。”
想到跟同学们的差距,我越就发焦虑起来。甚至开始怀疑从事目前这个职业是不是正确的选择,是不是该学学一些大学同学去做药代或是其他能赚快钱的工作。我开始不满手上的工作,觉得没前途,再做下去也只是浪费时间。
还好当时的我没有勇气辞掉工作,而是继续守着这一亩三分地,工作慢慢有了起色,待遇也慢慢提高了。而当初去创业或是进入股市的同学铩羽而归,做药代的同学也回归了医生道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