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说,新能源,这肯定是2021年A股最炙手可热的板块。
宁德时代带着上下游产业链的“宁资产”们,不断突破历史新高。今年基金业绩普遍不好,但是一些新能源行业基金却表现优异,一些规模较小的基金甚至获得了翻倍的增长。
你说“新能源”是炒作吗?这个判断恐怕不太成立,因为目前各国都有很清晰的新能源政策目标,比如中国的碳达峰、碳中和。可以这么说,在全球高度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下,新能源是一个具有确定性趋势的大行业,被市场热捧理所当然。
但是,一个确定性的好行业,一定代表着好的投资标的吗?
在给出答案之前,我先给你讲个故事。
如果要问20世纪最伟大的行业是什么,汽车制造肯定榜上有名,毫无疑问。1913年福特创造了汽车流水式作业的方式,成本大幅降低,汽车进入普通的美国家庭。要知道,900美金就可以买到一辆车。
这个行业迅速带动了工业技术、能源革命等一系列的产业变化,人才、资本疯狂涌入汽车行业。巴菲特说,他手里有一份当年美国汽车制造商的名单,长达70页,数量至少超过2000家。
汽车行业,就是工业时代皇冠上的明珠,很少有行业能对人类社会产生这么深远的影响。但是在长期,投资汽车股票的人赚钱了吗?
很遗憾,近一个世纪后,美国只有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这三家汽车公司幸存下来,而且长期投资收益并不尽如人意。
1956-2019年,福特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年化收益是5.6%。通用更差,1926-2008年,年化收益率是3%,远远低于标普500。日本丰田、德国大众也差不多,过去30年平均年化收益率也就6%左右。
这意味着,从投资来看,买汽车股,即使你买到的是龙头企业的股票,也只跟投美国国债差不多。1990年到现在,30年间美国10年期国债年化收益率平均也有6%。更不要说,绝大部分汽车企业都在时间的隧道里“灰飞烟灭”了。
为什么会这样?
敲黑板:因为任何一个产业,越具有确定性的未来,竞争就越是激烈,最终的赢家也就越不确定。
所以,从投资的角度来说,在这种行业里找到赢家比找到输家要困难太多。对此,巴菲特有个精辟的说法:“这个时候,与其做多汽车,不如去做空马匹”。
所以伟大的行业、好的生意,对普通人来说,未见得是优秀的投资标的。我为什么要加“普通人”呢?因为这个逻辑不一定适用于产业投资者和企业家。对他们来说,伟大行业的角逐就像是开疆拓土的封王之战,赢者将站上世界之巅,逻辑是不一样的。
什么是投资中最重要的事?差异化
除了汽车行业以外,航空业也算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行业之一。但是你知道吗?航空业是美股历史上表现最差的板块。
1980年至今的40年中,标普500涨了33倍,计算机行业涨了142倍,饮料行业涨了220倍,航空业只涨了9倍。而且同一时期,你从整体上看,航空公司的股东净收益都是负数,能叫上名字的航空公司都申请过破产保护。
为什么航空业的股价表现得这么差?答案是“差异化”。
你琢磨一下,从乘机的角度,航线固定,飞行速度基本固定,不同航空公司能提供的产品差异不大——这是个均衡博弈,在这个博弈中,航空公司只能打激烈的价格战,直到机票的价格无限接近成本。
由于行业竞争太激烈,最后只能靠政府的管制才得以生存,而一旦政府的管制放松,就会严重损害股东的利益。
这个场景是不是让你觉得隐隐有点似曾相识?
作为一个需求巨大的万亿级市场,中国的快递业至今仍保持着每年20%多的行业增速,没几个行业的成长性能与它媲美,但这么大的一块蛋糕却不怎么赚钱。
为什么?还是因为差异化。
我们消费者,归根结底,只关心快递配送的成本和时间。快递巨头们想打造“差异化”成本很高,一旦他们参与到游戏中,要么另辟蹊径,要么被迫内卷血拼。这样一来,也就没了超额收益率。你理解了这点,也就理解了为什么顺丰的股价会腰斩,四通一达这么难赚钱。
实际上,对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来说,越是在一个有确定成长性的行业,越难挑中赚钱的企业。当然,在这种赛道上也有少部分真正理解行业的人可以赚到大钱,但是对于大部分“普通”投资者来说,这件事的难度可能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伟大行业的敌人:技术周期
除了差异化外,还有个词会让“伟大行业”变成“平庸投资”,那就是技术周期。
光伏行业,绝对是过去十年最好的行业之一,造富能力,吸引资本的能力,都首屈一指。而且它的产业逻辑无懈可击:符合能源替代的趋势、拥有巨大的下游需求,还符合国家发展战略。
但如果从投资的角度看,你会发现,在光伏股上持续赚钱真难。从无锡尚德,到赛维,到汉能集团等等,光伏的龙头起起落落,很难持久。
为什么行业的远大未来,没能在企业的投资业绩上体现出来呢?
首先,和汽车业、航空业的逻辑类似,这种行业提供的是相对标准化的产品,差异化很难实现。
更重要的是,光伏行业的投资还有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技术周期的伤害。
硅片行业的技术路线更迭非常迅速,从保利协鑫的多晶硅,到汉能的薄膜,到隆基的单晶硅等等,当下的优势产能,可能过两年就变成落后产能。这也逼着企业不停地投入大量的研发和资本支出,否则就会被时代抛弃。
而产品的生命周期变短,行业龙头的地位往往就没那么稳固。为什么隆基目前在单晶硅领域占据稳固的优势地位,而市场依然只敢给出40倍左右的估值?这就是原因。
在另外一个你熟悉的半导体行业,技术周期导致的“伟大行业,平庸投资”逻辑更为显著。过去几十年,半导体行业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福祉,没有这个行业,我们就不可能用上智能手机,更不可能现在在得到App学习。
但是,这个伟大行业的投资者并没有获得同样伟大的回报。1980年到2020年,40年间,美国半导体指数的涨幅仅有约30倍(年化收益率8.9%),远远落后于纳斯达克的涨幅(年化收益率10.6%)。
为什么半导体的投资回报这么平庸呢?因为技术迭代太快。
半导体行业的技术进步是由摩尔定律驱动的。当价格不变时,半导体芯片中可容纳的元器件数量每过18个月就增加一倍,而随着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量每18个月翻一番,电子产品性能飞速提升,成本迅速下降,结果每个晶体管的价格也垂直向下。所以,尽管行业以极快的速度在进行技术创新,但产品的单价不但没有提升,反而下降。
半导体技术创新的大部分利益是被返给了下游用户,而不是投资者。
正如你所看到的,很多伟大的行业,很多确定的产业机会,长期来看,也可能不过是平庸的投资。
所以你要记住,行业前景和投资收益率并不能完全画等号。因为行业的前景基本取决于需求端,而二级市场的投资收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供给端,也是供给端,决定了行业龙头能否继续持续保持和扩大竞争优势。
所以,燃油车、航空业、光伏、半导体……这些拥有巨大需求的行业背后,往往是拼杀惨烈的供给端。同质化的产品、深度内卷的价格战、快速迭代的技术进步等等,这可能是消费者的福音,但肯定不是长期超额回报的福音。
那什么样的企业,什么样的产品特征能带来持续的超额回报呢?
明天我接着跟你讲。
总结
1. 一个行业越是拥有确定性的未来,竞争就越是激烈,最终的赢家越不确定。投资者在这种行业里找到赢家比找到输家要困难很多。
2. “差异化”是创造持续的超额收益率的关键。
3. 技术迭代太快,往往会造成“伟大行业,平庸投资”的情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