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字是依据晓书童解读《曾国藩传》所整理的笔记后加以理解的。”晓书童频道“这个微信公众号,强烈推荐大家关注。
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神一般存在的人物——曾国藩。
当代社会都给予了曾国藩极高的评价,人们对于他的人生经历,智慧与思想,津津乐道,可以说他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的几代中国人,乃至是一些伟人。有一副评价他的对联,流传甚广,说他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那他怎么就能号称一完美的人呢?
立德
立德,曾国藩在而立之年立下终身之志,以儒学为宗,要做一个圣人,从此之后就以圣人的标准要求自己,磨砺心志,终其一生都严行恪守,展现出来的勤勉与坚毅,令人叹服。
但是他的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落差,使得自己与晚清的腐朽官场格格不入,不但把自己的同僚尽数得罪,甚至还惹得自己的顶头上司咸丰皇帝动了雷霆,起了杀心。
后来被解除兵权,在家蛰居守孝的两年时间里,曾国藩深刻反思自我,最终大彻大悟,脱胎换骨。当时他48岁。再次入世之后改弦易辙,变得八面玲珑,左右逢源。宽以待人的同时又终生严以律己,达到了更高的一个人生境界,内圣外王。
内圣,就是在自己的内心里我就是要成为一个圣贤,恪守圣人的所有标准。外王,向内求圣的同时也要向外求王,要做成一番大事业。
我们判断一个官员好与不好首先想到的就是他是否清廉,但是同时我们也都听过一句话,叫做水至清则无鱼。
我们可以反观一下明朝著名的清官海瑞,他一生清廉,一介不取。当时他要上菜市场买点肉吃,都会成为轰动全城的大新闻。可海瑞这样的要求自己的同时,也用这种标准要求身边的所有人,包括他的同僚。
所以我们看到,作为圣贤和君子的海瑞确实值得尊敬,但是他这样一清到底的清官,却反衬出了他人的不洁,成为整个官场的公敌。因此他一生都被官场排挤打压,无法调动任何可能的力量,最终一事无成,只能被当做一个吉祥物,一个道德标杆杵在那里,没有人愿意与他共事,就更别说成事了。
而曾国藩也一生廉洁,没有给子孙留下什么钱,但他并没有因为廉洁而留下美名。因为在他大彻大悟之后,再也不用要求自己的标准去苛求别人。他开始遵守官场的潜规则,收敛锋芒,曲意逢迎,成就自己的同时也不给别人难看难做。
看似和光同尘,同流合污,但是曾国藩的选择,远比一个单纯的清官要更加的复杂与沉重,只有拥有内方外圆,内清外浊,内圣外王的修为,才让他能凝聚如此巨大的力量,成就不世功勋。
所以先有立德,才有后面的立功和立言。
立功
立功,曾国藩进入官场之后,就10年7迁,连跳10级,最后官居一品位极人臣,一生勤奋严谨,凡事殚精竭虑,昌廉政之风,行仁礼之政。一介书生,弃笔从戎,组建湘军,剿灭天平天国,扶大厦于将倾,力挽狂澜于即倒,于清王朝有再造之恩。
平定太平天国之后,居镇主之功的曾国藩,他深深的明白一个道理:飞鸟尽则良弓藏,天下定则谋臣亡。现在狡兔已死,走狗当烹。所以在功成之后他立马遣散湘军,命带兵将领也是自己的弟弟曾国荃回家赋闲,以此表明忠心,得以全身而退,善始善终。
晚年的曾国藩,睁眼看世界,昌洋务,办教育,中国的第一艘轮船、第一所兵工学堂,第一批西方书籍的翻译,均出自他的手。他为国家办的最后一件事情是送了一批优秀的子弟,赴美留学。他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创者,被誉为晚清4大中兴名臣之首。其他三个人分别是左宗棠、李鸿章和张之洞。
慈禧她老人家,亲赐给他谥号“文正”,所以后世也称曾国藩为曾文正公。
立言
最后是立言,曾国藩桃李满天下,从他的幕府中走出来做官,进入清朝权利中枢的正部级以上官员就有90人之多,部级以下官员就不胜枚举了。曾国藩的湘系门生了“文武错落半天下”这句话一点儿都不虚。
一位英国历史学家说:“曾国藩是中国最有权势的人,当他死去的时候,所有的总督,也就是所有的封疆大吏,都曾经做过他的下属,并且是由他亲手提拔的。如果曾国藩愿意的话,他可能已经是皇帝了。”这话虽然夸张,但是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曾国藩的影响力之大。
李鸿章作为曾国藩的门生,对恩师在幕府其间的教诲是感念终生。一辈子李鸿章提起曾国藩,都是以“吾师”相称。都是说我老师如何如何,我老师说什么什么。
曾国藩过世的时候,李鸿章写下了一副非常出名的挽联:
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
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世难逢天下才。
上联,李鸿章以门生口吻,自视为曾国藩的衣钵传人,后来李鸿章拜相封侯,无愧于接班人的称号。下联悲天悯人,为天下苍生惋惜曾国藩的逝去,道尽了他一生的丰功伟绩。
就连与曾国藩死磕了一辈子,一辈子都深陷在瑜亮情节中无法自拔的左宗棠,在得知曾国藩去世的消息之后,大为震惊说:“自愧不如元辅”。“既生瑜,何生亮”,自命为当代诸葛亮的左宗棠一生都在心中和曾国藩较劲谁是治世第一能臣,现在左宗棠甘愿屈居第二。他以一介布衣与当时的朝廷二品大员曾国藩相识的时候就称兄道弟,不肯退让半步,最后,给曾国藩的挽联中,他第一次署名晚生左宗棠。
曾国藩的存在,对当时清朝政治、军事、文化和经济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作用于当时,而且一直延至今日。他的为人、交友、做学、处事、治家之道被后世之人奉为圭臬,加以学习模仿,给数不尽的人带来了人生的启迪。
这便是曾国藩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另外,无论是他作为老师诲人不倦,还是作为将领带兵打仗,又或者是作为臣子治理天下,都在他那个时代的限制条件下做到了完美。所以说他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我觉得这是在不受制于某种意识形态的影响下,我们能给一个古人最高最高的评价了。
当代伟人的评价
这不单单是我们这些处江湖之远的人给曾国藩的评价,即便是居庙堂之高的人也是如此。像是当年国共两党的领袖,蒋介石和毛泽东都是对曾国藩推崇备至。
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说曾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意思就是说,为对于所有近代的人,我只佩服一个,就是曾国藩。毛泽东当年经常和周围的人说,你们去看看曾氏家训,学学曾国藩是怎么修身处世的。
蒋介石更是对曾国藩佩服得五体投地,他有两本书是常年不离手的,一本是他与宋美龄结婚成为基督徒之后肯定手边要有的圣经,另外一本就是《曾国藩家书》,蒋介石每天写日记,每天都要自省,会有这样的行为习惯也是受到了曾国藩的影响。
所以我们看到,古往今来各个阶层的人,都对曾文正公有非常高的评价。他确确实实是极少有的,真正做到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
所有人都能借鉴的成功之道
有一句话说:“经商要学胡雪岩,为官应如曾国藩”。其实不仅仅是要为官之人,而是任何想要在这个世上成就一点事情,有自我完善要求的人,都应该学习曾国藩,而且人人都能学习曾国藩。
因为他向我们展现了一条成长道路,就是一个资质平平的普通人,竟然能够依靠自我的修炼与完善,最终达到如此之高的人生高度,让古往今来这么多人都难以望其项背。
他并不是一个天资卓绝的人,甚至说他还有点笨。我们知道,秀才是古代科举考试的第一步,也是最好考的,聪明的人一次就能考上,可是曾国藩却考了7次才考中,从14岁一直考到23岁,考了9年。
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考大学,考了7次才考上,也是真够悲催的了。这也不怪曾国藩,真的是遗传,老曾家此前500多年都没有出过秀才,一直到曾国藩的父亲,考到43岁才终于破天荒的中了,祖坟终于是冒青烟了。
所以说,其实在老曾家曾国藩已经算是“天资聪慧”了。但是与其他人比就不行了,比如说左宗棠,14岁一考即中,而且是第一名。胡林翼也是一考即中。李鸿章也是17岁就考中秀才。后来的梁启超更是天资超群,11岁就中秀才,16岁考取举人。
所以曾国藩在同时代的大人物当中确实是最笨的一个。关于这点,湖南乡下还流传着一个笑话:
说的是曾国藩小时候读书特别的刻苦,每天晚上不背一篇文章下来不睡觉。有一天有个小偷,躲在他家的房梁上,等着都睡着了好下来偷东西。小偷就一直等着曾国藩在那背书,可结果在房梁上都睡着了两觉,起来还在背呢,听来听去小偷都会背了。最后忍无可忍,从房梁上跳下来,破口大骂:“你个地主家的傻儿子,还读什么书,听我背给你听。”小偷从头到尾背了一遍,然后甩门而去,留曾国藩在屋里目瞪口呆。
这当然只是一个笑话,但是也说明了两点,一个是他确实很用功刻苦,二呢是他也真的不聪明。曾国藩自己也意识到,虽然他拥有极强的进取心,但是上天没有给自己一个与雄心想匹配的大脑。所以即便在曾国藩出将入相之后,他也承认说“资质之陋,众所指视”自己天赋太差,这一点每个人都能看到。
我想我们绝大部分人都算不上天资超群,而从曾国藩身上我们就看到了一个资质平庸的人,一个起点很低的人,依然可以抵达那样的高度。
在曾国藩身上真的是把“勤能补拙”这句话展现的淋漓尽致,和我们今天的人崇尚灵活巧妙不一样,曾国藩反而尚拙。
他就连带兵打仗也是如此笨拙,湘军没有哪次是以奇谋巧计获胜,而是坚定的执行6字方针,“结硬寨、打呆仗”。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再像一条蟒蛇一样慢慢缠住猎物,直到把对方一点一点的勒死。这应该就是所谓的大智若愚,曾国藩虽然笨拙,但是却极具智慧。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课题就是完善自己的性格,提升自我管理能力,而曾国藩一生都在强调两个字,勤与恒,他就是一个极好的榜样。
吃一堑,长一智
另外还有一点特别值的说就是,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很多的挫折和困难。我们要如何应对和跨越这些困难和挫折呢?如何让自己在挫败中获得成长呢?我们可以在曾国藩身上就看到这种力量。
曾国藩一生当中遇到过5大堑,而他真的是做到了吃一堑长一智。
他所经历的这5次至暗时刻,甚至有的都险些要了他的命。我觉得对我来说每一次都可以将我彻底击垮。可是对于曾国藩来说,杀不死他的真的让他变得更加强大。
每一次他都从自己身上找问题,然后变成刻骨铭心的教训,指导改进今后的行事方式,激励他做的更好。每一次他都能涅槃重生,破茧成蝶,每一次挫败都成为了他内圣外王道路上的垫脚石。每一个想要在这个世上做一点事情,每一个对自我成长有要求的人,都应该学一学曾国藩,而且他的成功路径是对我们每个人都有极强的借鉴意义的。
有趣的圣人
张宏杰老师是知名的历史学家,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喜欢历史读物的同学应该对张宏杰老师很熟悉。在他20多年的写作生涯里,写得最多的一个人物就是曾国藩。
张宏杰说,大多数人最开始接触曾国藩的时候,会觉得这是一个很无趣的老头儿,长得土头土脑,不抽烟,不喝酒,也不近女色。成天道貌岸然,正襟危坐,一方面思考国家大事儿,另一方面有写了一大堆絮絮叨叨的,唐僧一样的家书。
如果年代久远一些的话,那曾国藩必将被时间风干成一具木乃伊,和那些供在“名人堂”中的塑像一模一样。而随着张宏杰的深入研究,曾国藩的皮肤慢慢恢复了弹性,他发现细节当中的曾国藩其实挺有意思。
像是他老人家很少洗澡,经常都是几个月才洗一次脚。
他在做穷京官的时候,是个月光族,成天为钱发愁,总在想着怎么弄到一些小钱,可是后来要学做“圣人”之后,又对自己之前的这些小算盘羞愧不已。
他在做总督的时候,用灰色收入建立了一个“小金库”,用来公款吃喝,送红包。而等到他离任的时候,对其中剩下的钱又是分文未取。
细节当中的曾国藩,远比那个永远正确的圣人可爱得多。
他是政治家、军事家和思想家,而首先他是一个人,一个生活在柴米油盐中的人,一个一生都在挣扎、纠结、冲突和矛盾的人。
通过观察他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徘徊挣扎,我们可以切身感受到曾国藩在种种艰难面前的犹豫与坚定、执着与圆通、笨拙与精明,更加真切的领略他的人格魅力。
就正如我们前面所说,曾国藩对很多人的意义在于证明了一个资质平平的人,在意志力的推动下可以到达一个什么样的高度。
对于整个中国文化来说,曾国藩更大的意义在他身上展现出了“中国式的力量”。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的正面价值,他身体力行的证明了中国文化中有活力、有弹性、有包容力的一面。在满清重臣当中,他是第一个主张对洋人“以诚相待”的人,而这一高度,即便在今天许多中国人都仍然没有达到。
当然,另一方面他也证明了传统文化中无法突破的极限。通过对曾国藩的了解,让我们对祖先5000年来所积累的文化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岁月让人从批判走向建设
柴静在张宏杰的那本《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的序言中说:“岁月让人从批判走向建设。”
她说:这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在这条路上,所种下的每一棵树,或深深植下,或被连根拔起,我们都无能为力。就像曾国藩所说,想要有所树立,必须从不妄求人理解开始,但问耕耘,莫问收获。
而至于结果如何,曾国藩说,我把功业之成败,名誉之优劣,文章之工拙,权且都放入运气这一囊之中吧,这也算是命吧。
曾国藩当年把自己的清誉放在性命之上,爱惜至极,后来他渐渐明白:“但凡任事之人,断不能有赞誉而无诋毁,有恩惠而无怨恨。”
临终前两年,曾国藩奉命处理天津教案,结果是原本以他为荣的人,都视他为奇耻大辱。甚至还说他早死3年的话,就是一个完人。
处理天津教案一事,是进退失据的死棋,无论怎么样都是错,曾国藩必然落得个里外不是人的下场。但是他明知不可为,却以一身霸蛮之气而为之。他最终把自己的名誉声望,放在了国家兴亡,名族大义之下。
老头长相朴拙如农夫,一辈子俭苦不已,随手一只青藤箱子,身上的长袍也沾有油渍,没有任何精英面目,从表面上看甚至会受到人的轻贱。但就靠着一根穷骨头,养活的这一点春意思,却能在中国大地上渐流渐广,一代代的中国人都从他身上得到建设之力。
而这种力量如同风的力量一般,就正如曾国藩自己所说:试图把握它时,像是空无一物;试图钳制它时,像是很容易衰落,但是“及其既成,发大木,拔大屋,一动而万里应,穷天人之力莫能御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