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散文的传统,是书写作者的真性情。《乡村映像》不仅是作者李雪冰对故园、对土地、对母亲的真实情愫的记录,也是她生命维度的真切展示。
作者李雪冰与我是同一个年代出生的人,她老家在苏北农村,20世纪60至80年代基本在农村度过。她从小就受到爱好文学的父亲以及兄长影响,文学方面颇有建树。
她现身为高校教授,是警官学院指纹博物馆的馆长,还集众多荣誉于一身:公安部第11届“金盾文学奖”获得者,省首届公安优秀女警官,学院首届教学名师,省巾帼建功标兵,有众多课题和成果和学术论文,还有散文集《梦花落原乡》等行世。
她的这些成绩和荣誉足以让人称道,更值得一提的是,从书中得知,她家兄妹六人,除大哥14岁参军,后来成为著名剧作家外,其余五人,全部在恢复高考后五年间考入大学,
其中三哥李惊涛和她的双胞胎妹妹李洁冰都是著述颇丰的知名作家。还有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本书的序言就是作者的三哥李惊涛所写。
在这部有五十余万字的作品里,作者分村野、乡思、春晖三个大篇,用133篇文章书写自己的生命原乡。
作者在书中捐弃了时间叙事的方式,转而从生命的空间维度上做文章,不再借重故事和情节,而是执着地打开多维空间,让时间无法“前进”,
从而让读者能够从容地打量作者童年和少女时代的身影,怎样以全息的影像活跃在那些不同的空间里。
在那些真切、灵动、细致、温情的文字里,我看见了作者家乡的民间风情,看见了时代印迹,看见了贫富世态,看见了生活情趣,看见了人格胸怀,看见了童稚心理……
作者的童年际遇和少女情愫,在书中几乎构成了上个世纪60至80年代的少女个人心灵史。
其中有喜悦、欢欣,有感恩、忏悔,有童趣、幽默,有羞涩、委屈,有辛酸、沉重,有惊悸、忧惧,有梦想、憧憬……那便是生命的多维度,是被复活的生命自身。
书中,作者脉承了中国现代散文的传统,文字既有冰心的细婉,也有朱自清的生动,但更多的是作者独有的韵致。全书的文字表达语感鲜灵,意境隽永,值得称道。
作者在写景状物时,文字里神奇地葆有童年的心理与视角特征,使许多现象和事物仿佛拥有了鲜活的生命;
还有就是无论写故园、写土地,还是写母亲,对许多情节和场面的处理,大多能让笔墨节制,让文章留白;
无论写现象、写事件、写情绪、写感悟,作者都善于通过方言俚语的解构,营造出别致的语感韵味来。
作者在书中表示,生如夏花,逝如秋叶;落叶归根,自然是生命的轮回与延续,而回眸过往的生命,除了瞩目远去的故园,还有梦中的朝花夕拾。
通过阅读本书,我“看见”了20世纪60至80年代苏北的乡村,不仅没有“行走在消逝中”,而且与作者的文字怡然相伴,正款款向我们走来。
这本书我是从图书馆借来了,读了一个多月了,几乎每一篇文章我都已读过,但仍然意犹未尽,只好续借。
因为我是把它作为我写作故乡题材的教科书在阅读,在口味,在学习,希望自己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启迪,激活我更多童年和少年时代故乡的记忆。
《乡村映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