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两次高考失利后,母亲为了他能上补习班,独自一人去了县城,花了三天的时间找到了补习班的老师。后来从县城回来的时候,恰巧下着雷雨,母亲从城里回到农村的时候,在泥地里摔了四五次。当母亲推开门的那一刻,看到泥人般的母亲站在自己的面前,俞敏洪知道他没有别人的选择。
朗读者中,主持人董卿问俞敏洪:“你最早意识到这个世界对你来说是痛苦的,是什么时候?”俞敏洪回答说:“在农村待一辈子的这种恐惧感,对我来说及其强烈。”这种恐惧感一只支撑着俞敏洪,从农村走到北大的校园,从一开始离职创业到如今的成功。
人生重要的天分是持续快乐的地方。每个人都没办法拒绝自己真实的快乐,会情不自禁地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花时间。然而对于另外一些人,他们有着比快乐更重要的天分——恐惧感。
·他们接受不了现在糟糕的环境;
·他们接受不了做得比别人差;
·他们甚至接受不了自己不是人群中的焦点;
........
这种需要严格自律,不断学习,不断受到嘲讽,不断受到打击的过程着实让人不快乐,但是驱动他们的不是快乐,而是内心深处的恐惧感。
普通人是那些快乐没有那么强烈,痛苦也没有那么巨大的人。他们会在既定的轨道上相对平稳地运行,而不会被快乐和痛苦牵引撕扯,没完没了的折腾。
恐惧感对于一部人是动力,对于另一部分人是阻力。很多人在一个一层不变的岗位上待了数年,也不从敢去换工作;很多人不满足当下的环境,也不肯沉下心去学习;很多人想找到未来的方向,也不花时间去学习新的技能。弱势的文化,总是教人琢磨运气,总是期待救世主。命是弱者的借口,运是强者的谦辞。一时的运气只不过够达到小富小贵,大富大贵还需要资源的基础。
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中写道: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选择的空间越有限,恐惧感越强烈。不同的人对于恐惧感的表现又有所不同,这东西跟视野的大小有关系。事业大,眼光长远的人能将恐惧感转化成动力;视野小,急功近利的人只会是将恐惧感转化成焦虑感。而视野这种东西有很奇怪,越撑越大,跟欲望一样。但如果不搭理也会越缩越小,小到眼睛里只有连个沙子都容不下。所以,如果你不好好利用恐惧感,不把它转化到长远的动力上来,那么只会是在一个狭小的圈子中打转。
一个人最总能变成怎样的一个人,跟他的快乐有关,跟他的恐惧感也有关,我们要辨证地看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