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蛾扑火》这本书,我在2020年10月5日结束了,从2020年8月24日到2020年10月5日,前后经历了40多天,我用快速突破的方法,终于完成了我心目中的作品,但这只是我心目中有关工作场景的一部分而已。
休整身心,清空过往,提取新的素材资料,一直到2021年3月20日,我用五天的时间,写了一本10万字的《离岗》,这样有关职场的作品,在我心中就算画上了句号。那么在《离岗》后来改名为《周小曼离职记》中,我讲的故事,何尝不是发生在我身上的真实故事呢!
那么就把故事简单介绍一下,让大家看一下,一个中年女性在面对家庭职业选择时,是何样的一种心态呀!
《离岗》给大家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ZT某集团公司分公司的副总经理周小曼,在一次出差回来之后,发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全变了。
ZT集团公司被ZD托管了,消息到达周小曼这里的时候,已经晚了一周时间。 ZT领导班子所有领导的变动,让整个企业发生了地震。围绕员工安置问题,新老领导之间有了各种不同的表现。
分公司这边的几个领导,各自为政。大家的背景不同,在工作中的态度不同。周小曼用她特有的工作方式,在整个集团公司处在令人尊重的位置上。唇亡齿寒,企业走向了被托管的境地,从领导到员工,每个人都惶惶不可终日。围绕着岗位,大家费尽心思,寻找各种内幕消息。
周小曼特殊的家庭环境,导致了她无法像别人一样能够去外地工作。在整个协调过程中,老领导陆国武帮忙,周小曼在正常业务的时候,终于处在企业的游离和边缘状态。清欠任务结束的时候,人也就被要求必须调回集团工作。无奈之下,只能选择离岗。
本以为一生就这样了,却没料到因为特殊的业务要求,ZD集团公司,又新成立一个清欠部门。在周小曼离岗已经一年之计,被公司邀请重新回去工作。何去何从,遵守内心,还是考虑事业发展,成了周小曼的一道选择题。
人的一生中,在职业上会遇到很多事情。人到中年,被迫离岗是一种悲哀。离岗之后,有新的岗位和机会的时候,每个人就会给出不同的答案。周小曼的答案,是来自于心底的善良和现实。
本文共计9.7万字 ,分62章节。是一部都市,职业,女性欢喜剧。
一边写作一边陪伴孩子成长,之所以把写作放在首位,那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状态。孩子从早晨七点左右离开家,到晚上十点左右才回来,那大部分时间,可不就是归我自己使用嘛,所以根本不是我陪孩子成长,而是我一边写作,一边顺便陪孩子长大而已。
铁路题材作品过后,我的写作又变成了没有人跟读新作品的日子。自己静悄悄写作,内心更加轻松自在了。但是对于作品上架的事情,并没有太多的期待。只要写出来就好,这是内心最真实的声音。好好写下去,这是我给自己定的原则。如果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特别容易被外力打破,那一定是脆弱不堪的。逼着自己内心成长,这是一个写作者必须完成的任务。我想在写作的路上,我已经完成了这一步的成长。
其实,不管你个人怎么想,只要有作品出现后,你的生命就会因为作品开始慢慢变得有人关注起来。
加入简书平台之后,每天用懵懵懂懂的眼睛写自己的故事,偶尔也会看别人写故事。那么大的平台,当初可谓英才荟萃。
刚入简书那一会儿,我最先关注的人是某山区的一位小伙子,他当年在新华社干过记者,后来又转行干了什么,只因为当时他在简书的名号很大,那散文写得真叫优美啊!所以我关注了他,但是他不写长篇小说,后来又跑到某头条搞什么矩阵去了。我知道,这不是我学习的对象,我学习的对象应该对金钱的欲望略低一点,抓住一项事物应该做精的人才行。于是我取关了这个大咖,因为我知道,我们在写的路上,方向不一样。
也在这时候我碰到了我生命中写长篇小说的导师蒋坤元老师,他对写作的态度,刚巧是我乐于接受的方式。
为了鼓励自己,我在和全家人打赌之后,就在简书上发表过一篇文章,那意思是说,等将来我写完五部长篇小说之后,我会抱着长篇小说去见蒋坤元老师。起心动念,并不是我真的必须用五部作品去见蒋坤元老师。而是这么把话用文章公然说出去,我就有写作动力了。有幸遇到蒋坤元老师,也是从他那里我才知道,长篇小说写着写着就花开了。就这么一句话,我相信就是老师给我的最好的写作礼物。有些人给你的礼物,你用心去品就足够了。这么一句话,是无价之宝,但有多少人能理解这中间的真正含义呢?
在我写作的日子里,我写蒋坤元老师的文章很多,他是我长篇小说写作路上的灯塔,也是我心中的神。有很多人不明白,我为什么会把蒋老师放在那么高的位置上。因为无论从德行或写作态度上来讲,在当今社会上,没有几个人能超越蒋老师的。我从心里认可他,尊敬他,因此这个目标,我会一直记在心中的。
后来一场意外,蒋老师病了,我心如刀割,感叹命运不会那么不公平的。后来事实也证明,蒋老师重新站了起来,现在已经恢复如初了。在2023年6月的某一天,我接到了蒋老师的电话后,对生命和写作,又有了新的理解。
现实就在眼前,往事悠悠,过去、今天和未来,原来,相同的一个人,也会因为时间的变化,变化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