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打棺材,不算胡安排,三十岁就算老人了】

翻看历史,远了不说,就近代上个世纪解放前期人民的平均寿命也仅有短短的四五十年。时代环境造就了人民的寿命不长,加上饥荒疾病等因素,以前的人活的真挺难的。
虽说2020活在当下的我们也感受到了难,但对比之后还是要幸福很多。最起码不用饿肚皮,也不会为物质匮乏而烦恼,医疗技术也跟上了,寿命也跟着拉长了。
有句俗话讲“四十打棺材,不算胡安排”,当年,三十多岁就已经算是老人了。
放在当下,30岁才算正式步入中年,熟慢的人心智也许才刚健全。可当年,40岁就要安排后事,要为自己打造棺材了。
以前在村里,发现一个现象,老太太要比老头人数要多。听长辈讲起历史,才明白为什么男人要比女人短命。
在那个艰苦封建的年代,男人是家庭的主要劳力,家里的开销用度要靠男人去挣。或给地主家做长工,或是卖力讨生存,也没有属于自己的田地,日夜要劳作养活一家老小。
劳动强度大,物质又匮乏,吃又吃不饱,穿也穿不暖,若再身体不够硬朗,害上一场病又没钱医治,多则算月,少则数天就一命呜呼,剩下女人守着一帮孩子艰难过日子。
穷苦时代过来的人历经了岁月磨难,能有幸长寿活到如今的,确实也感受到生活从地下过到了天上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生活变好了,寿命延长了,想要做的事情也可以慢慢的来做,一个一个理想去实现,活着总得有点意义。
当看到“四十打棺材,不算胡安排”时,不由得心头一震。如果现在我们的寿命依然是40~50年区间的话,我所剩下的日子也真的不多了,想想都觉得很可怕,原以为的漫漫人生路还长着,可转瞬间就要挂了,黄土都埋到脖子上了。
再一想到一生就这样混沌的要结束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忙忙碌碌走过了一生,什么也不曾拥有。空落,恐慌,不由的袭上心头。
我们总以为还有很多明天可以用,觉得人生终点还很遥远,不慌不忙的拖拖拉拉的过着日子。该做的事情没做,到了节点要做的事情也没做,似乎觉得人生无限久远,永不结束,等到哪天想做了想了结了,再去完成。
也许我们有幸成为长寿之体,可以活的很久,但我们的家人呢,他们离终点已然越来越近。
有起点就会有终点,只是有人走的快,有人走的慢。终点终会来临,而我们在行进的过程中要做的仅仅是少留下遗憾而已,该做的、想做的、要做的,一步一步的一定要安排上,去逐个完成,去了结。不要等临终时还不能上闭眼,望着世间万物,空叹一声:来不及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