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挺好的,我也挺好的...
晴天时图书馆三楼景观补读完李笑来老师专栏的“别人的好”,不禁有感而发:
虽然,我们都知道“与他人比较无用”,因为比较来比较去,强的就是比你强,弱的也依旧比你弱,但是这种比较思维不知为何就这样深深扎根于我们的思维深处,好难摆脱。
小的时候,我们被父母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长大后,我们自己主动开始将自己与身边人比较,比工作、比房、比车、比伴侣,到后来我们自己也开始比较自己的孩子,这可真是个恶性循环呀?虽然我们一直想跳出“比较”的这个坑,但是似乎许多年过去,我们不但没有跳出,反而是由一个被动的比较受害者变成了一个主动的比较发起人。光是这么想想,自己都有些“后背发凉”。
因此,我觉得,是时间改改自己这个毛病了,毕竟还是要允许自己犯错的,但是庆幸自己还是有“知错能改”这个能力的,所以,多多提醒自己“比较就是陷阱”,在下次自己又开始比较时,给自己自动弹出个弹幕“我要启动比较模式了,快点停下来”。
并且,另外,我还觉得,比起“比上不足”,我们更喜欢“比下有余”,我们好像都不想看到“别人的好”,无论是他们真的好了,还是他们正走在变好的路上,我们都习惯地选择把这些“好”自动屏蔽掉。
而且,或许是由于我们小时所受的约束,即常被老师和家长告知“你错了”,我们习惯了处在一个非此即彼的状态,我们的习惯思维好像多是:
要么我行你不行
要么你行我不行
我们似乎难以进入一种“我挺好的,你也挺好的”状态
因此,我觉得我们应当试着学会“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快乐之上”,而不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但是,我们之所以长时间难以进入这种终极的“你好我也好”的状态,大多是由于我们难以转变自己以往的观念,换句话说,就是试着去让自己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而不是一双挑刺儿的眼睛。
因为,我们往往习惯了戴上“有色眼镜”去看待身边的人与事,我们习惯了忽略了别人的优点与好处,而只去关注了那些不足与缺陷;换言之,我们往往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了找茬上而忘记了寻美。因为看到他/她们的不足,这会使我们“舒服”,我们会安慰自己“看吧,他/她也不是那么好的”
因此,读了老师的文字后,我决定告诉自己“是时候醒醒了”,要改正以往自己的找茬心理了,要变成“看见别人好,让自己过得更好”。
这主要是因为,别人的优点是很值得自己学习的,而别人的缺点则也可以被自己用来提醒和自省,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我会发现,自己可以从周围的伙伴身上学习到许多许多。
而且,从这其中,其实也可以体现了我们不与他人比较,把注意力仅放在自己成长上,因为:
我不会再将注意力放在别人的错或者不好上;
若是我还有空闲的注意力,我会愿意看看别人哪里做对了、做好了,以便我从中吸取经验、获得成长;
我要把有限且宝贵的注意力仅放在自己的成长上,不再做与他人无谓的比较
另外,老师文章末尾提到的“常看不见别人不好的人,通常也害怕别人看见自己的不好”也引起了自己的注意,从这中,我体会到的是要珍惜每一次“被批评/纠错”的机会,因为那些批评与纠正是他人给予我的宝贵反馈,它们是可以帮助我成长,成长中能有这样的“贵人”,自己一定要多多感恩。
总之,或许我们会不由自主地与他人比较,然后,灰心觉得自己比上不足,或者自鸣得意觉得自己比下有余,应对这种心态,自己日后会给自己一个自动弹幕:
我当下的任务是成长,我是活在未来的人,所以即便要比较,我要比的是未来,而不是当下;因此,就不要心急火燎地去证明自己比别人强了
要明白:“证明自己根本不重要,因为成长若是真,证明自动控制完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