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锅,字面意思是“背上背着一口锅”,原本形容驼背的人;网络语背锅则是“背黑锅”的简称 ,指“为他人承受过错”的意思。仔细回忆一下,我们是不是经常让态度来帮我们背锅。比如孩子写作业不认真,我们说他态度不端正。员工做事情有些不积极,我们也说他态度有问题;凡是让我们不满意的,我们都归结为态度有问题,实际上真的是态度的问题吗?态度端正了就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事吗?
举个例子,减肥是很多女人都绕不开的话题,更有甚者很多人把减肥做为一个长期的事业,我们都知道,想减肥只需要做好两件事,管住嘴迈开腿,相信这些减肥的人也很清楚,但是为什么一遇到好吃的就变了呢?很多人打趣道: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于是遇到好吃的又会大吃一顿。是这些人态度不端正吗?实际上并不是的,态度包含了三部分,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一般情况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是一致的,这时候态度就决定了行为,通过态度也可以预测行为,但是也有时候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是不一致的,这时候行为会和情绪一致,并不会和认知一致,所以当孩子做作业不认真的时候,并不是孩子不想学好,也不是孩子的认知有问题,而很可能是情绪出了问题。所以这时候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因为道理都知道,在讲就多余了,需要从情绪上做文章,只负责让孩子开心,其他的事情教给孩子就可以了。
虽然人们的日常行为很多与态度是不一致的,但是态度依然能够指导我们的行为,甚至可以预测我们的行为,因此做某些事情时,态度还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才能形成态度呢?态度的形成分成三部分,分别是依从,认同和内化;首先第一个阶段就是依从:不用管是对还是错,就听话照做。这也是学习的第一步。做一段时间后,慢慢的就进入到第二个阶段,就会认同这件事,相信生活中我们也遇到过类似的场景,比如我们理发,由长发剪成了短发,刚开始几天怎么看都觉得很别扭,但是过几天就习惯了,也不觉得别扭了,这就是进入了认同阶段。继续坚持一段时间后就会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会从内心里接受他人的观点。
如果我们发现一个人的态度不对的时候,如何让这个人转变态度呢?这就需要一些沟通技巧,这其中有几点是我们在改变一个人的态度是容易犯错的地方,首先就是让一个人改变态度并不是越严厉越好,一般来讲让一个人有畏惧情绪,有利于说服一个人,但是如果畏惧太强烈了也不会太有说服力,比如孩子生病了让孩子吃药,如果孩子不愿意吃,可以适当的恐吓,但是不要让孩子产生太强的畏惧感。另外一个容易犯错的地方就是沟通信息重复的次数和说服效果呈倒U的关系,并不是喋喋不休的说就会让一个人转变态度,中等频率的重复效果最好。喋喋不休不但无法在态度改变中起到促进作用,还会引起逆反心理。另外在说服一个人时一定要给人留面子,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让人丢脸,一个人只有有了价值和尊严才会有改变的动力,没了价值感和尊严只会破罐子破摔。另外就是没有人对赞扬有免疫力,尤其是孩子,多多夸奖和赞扬是沟通说服时最好的技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