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成都》(连载)
(作者: 周正清;摄影: 完 璧; 编辑:完 璧)
【此文作于2010年】
川主庙童年印象
小庙(完璧摄影)现在,当你打开成都地图,再也找不到“川主庙街”这条街道了。而在从前,这条小小的街道,则热闹繁杂,给我童年留下了不少难忘的记忆。
旧时,全国各省各地皆有“土主庙”,奉祀开辟本土有功的或附会与此地有关的名人。四川许多地方奉大禹为“川主”。而成都昔日的川主庙则大多祀李冰。成都的川主庙街,便是因川主庙而得名。此街左侧靠吟龙巷口,右侧是星桥街口,正对古九眼桥,这里自古是成都东门一带的交通要道。川主庙街街道不长,约200米左右。沿街两侧均是铺面。东段正对古九眼桥北头的街口有一条小巷,巷内有一座长约40米,宽不过30米的川主庙。庙前有一平坝,地面均为石板,四周砖墙环围,殿内有两座泥塑的菩萨像,为李冰父子。巷口不设门,人们可以自由出入敬香或在内游玩。1945年,我年仅七岁,在一家私人老师处读私学。放学后,常约几个同学一起来到庙中“捉猫猫”,滚铁环,玩到筋疲力尽,方才返回家中。
那时,川主庙街周围商铺中,没有卖米的。而经营卖米的地点,全部设在川主庙内。庙内空坝上,卖米的商贩在坝子中摆上各式各样的簸箕,米就倒在簸箕内,由大家自由选购。买米的人则事先备好一个米袋,买好米后,一袋一袋背回家中。旧时买米不用过秤,而是以斗和升来计量(注:斗和升为中国古代计量方法,十进位制。即:一斗为十升,每升约重1.5公斤)。斗或升是木质的方盒,米倒进斗里,米贩子用一把特制的木刮子将米在斗中刮得斗口水平,此为一斗。刮斗是一门手艺,一般由卖米的商贾雇人操作。操作刮斗也十分讲究,下手的轻与重颇有学问,刮得太轻则亏了米商,而刮得太重则会引起买米的不满与非议,影响米商的信誉。所以,川主庙内的刮米工序由专人操作,其工钱均由米商承担。
川主庙内敬香的人流不断,加上米市的影响,自然是个热闹的地方。我母亲为农家妇女,住呤龙巷,离川主庙街本身就很近。她便借这个好口岸,在庙子门前摆了一个摊子,卖自家打制好的草鞋,顺带卖些香烛纸钱之类。生意居然还不错,几年里,我上学的学费全是靠这个小摊子的收支撑的。
据老人讲,川主庙街上的川主庙建于明崇祯元年(1628)。传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李冰的生日,每到这一天,地方官府都要举行祭祀,祭祀仪式十分重要。而在此数十日前后,凡受到都江堰水利之惠的民众,多携香蜡祭品,前来川主庙街内致祭,小小的一条街巷中人山人海,络绎不绝。新中国建立后为扩修公路,川主庙街拆得只剩下了一小段,1981年地名普查时,将之并入了伴仙街(编者注:伴仙街后并入顺江路)。
(下篇:《1945年的川主庙街(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