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中国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之时,纪录片发挥“国家相册”的作用,为党的百年历程留史,为美好生活留影,为伟大人民立传。
“纪录·时代征程”主题论坛致力于为纪录片从业者们搭建多维的资源共享平台,集中展示并回顾各机构、平台聚焦重大主题主线、不断创新表达方式、融媒体传播、国际传播的优秀纪实作品,调动各方力量,推动新时代纪录片高质量发展,使纪录片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使命,脚踏实地讲好中国故事,堂堂正正传播中国声音。
本届“纪录·时代征程”主题论坛邀请了《山河岁月》总导演、总撰稿夏蒙,《共同的追求——民主自由人权的身边故事》总导演、新华社广东分社副总编辑肖思思,华特迪士尼(中国)有限公司媒体及原创内容总经理戴骅,优酷泛文娱内容中心首席内容官张伟,及中国外文局解读中国工作室国际部主任祝伊杰出席,连通线上和线下,与纪录片从业者们展开了一场精彩对话和分享。
内容创作上
“踏实讲好故事,找准情感共鸣点”
夏蒙以百集文献纪录片《山河岁月》献礼祖国百年风华。
“以‘山河’为经,‘岁月’为纬,交织出一部气壮山河,激荡百年,风云岁月,气象万千的红色史诗。”作为总导演、总编撰的夏蒙谈起《山河岁月》的创作目标,如是说道。
《山河岁月》是迄今为止体量最大的红色纪录片,也是展示党史人物最多的一部纪录片。
他为大家讲解了《山河岁月》的创作经验:“两年多的时间,我们以数十万公里的行程,记录了刻写在山河大地上的红色印迹。我和团队广泛披阅历史文献、深入挖掘人物故事,从田野调查入手,以旧址拍摄和口述历史为基础,力求
以人为峰、以人言事不落俗套,用真实的细节打动人,用有温度的叙述感染人。”
夏蒙发表演讲
“用小故事展现大主题,用小视角透视大时代。从城市到乡村,从科技、社会、民生、体育、文化等多个角度出发,记录各行各业普通人的工作与生活,诠释‘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主题思想。”优酷泛文娱内容中心首席内容官张伟为大家重磅推荐了秉承“小真大正”创作理念的大型纪录片《幸福中国》。
来自华特迪士尼(中国)有限公司媒体及原创内容总经理戴骅提到《高考2020》这部片子在2020年度最具影响力十大纪录片推优活动中被授予最佳海外传播奖。他表示“内容创作需要聚焦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满怀同理心,这是国家地理选题的基石。而年轻一代作为纪录片生态的重要一环,成为我们故事的来源,创作的灵感。”
戴骅发表演讲
创作形式上
“创新表达模式,触摸最真实的中国”
把主旋律题材“破圈”效应拓展至纪录片领域的总导演夏蒙,在谈及《山河岁月》创作过程时提到:“前期拍摄和后期有机统一,历史文献与影像资料相互印证,口述历史与田野调查完美结合,音乐主题与剪辑节奏简洁明快,动作特技与包装形式深度融合,这是文献纪录片的最高境界。”
夏蒙发表演讲
对此,已经第三次来到广州纪录片舞台的优酷泛文娱内容中心首席内容官张伟为大家回顾了2021年优酷纪录片在“青年探索、时代社会、生活方式、历史人文”四个维度下进行内容布局的精彩瞬间。他谈到“随着纪录片+综艺、纪录片+剧、纪录片+短视频等形式的创新融合,‘纪实+’成为一个新的潮流。”这是优酷团队首次提出“纪实+”策略,该策略得到了行业的认可,并成为行业的一个重要趋势。
张伟发表演讲
在探讨“大变局中的国际传播”时,中国外文局解读中国工作室国际部主任祝伊杰通过分享与英国导演柯文思、日本纪录片导演竹内亮以及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纪录片导演藤田纯夫合作的经验,向大家展示了解读中国工作室在行业发展上独特的运营理念:“在纪录片策划制作和表达方式上,针对不同的国家大主题,与海外知名导演和团队合作,灵活运用不同的纪录片表现手法,记录、讲述一个个美好又令人瞩目的‘中国奇迹’。”
《柴米油盐之上》剧照
“独特的智库型纪录片,对中国形象、价值观塑造传播更加深入,‘二次创造’启迪心灵。”肖思思在分析《共同的追求——民主自由人权的身边故事》中提及了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的重要性,并表示纪录片制作可以摆脱以往宏大叙事、主题说教、自说自话的方式,尽可能通过大量还原真实场景、人物现状,让受众自己去评判,得出结论。这样更容易获得不同文化背景下受众的理解和认同。
《共同的追求》海报
谈及中外文化融合时,戴骅分享了《国家地理》的跨文化交流项目“永远的行走”,提到从外国学者和文化使者的角度讲述关于中国的全新故事的新形式。该项目在国外社交媒体平台收获了数万互动量和100%的好评率,尤其在年轻群体中引发了热议。同时“永远的行走”也为海内外观众提供了更全面、客观了解中国的平台,推动深层次的文化交流。
《永远的行走》幕后
云南村民热情款待保罗和他的徒步伙伴张宏怡(左)
传播途径上
“整合传播渠道,与国际接轨”
今年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精神文明建设迎来了守正创新、深化拓展的历史新阶段。如何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精神、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也是众多纪录片人所思考的问题之一。
为适应新形势的变化,中国纪录片当下已成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抓手。新华社广东分社副总编辑肖思思提出“如何将‘中国故事’转变成‘中国知识’?”“中国纪录片出海如何主动适应媒体融合变革带来的挑战?”“我们如何尽快补齐短板,和世界更深度地对话?”三个迫切的现实命题。
肖思思发表演讲
她表示纪录片也要发掘更多具有中国特色,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故事和IP,让海内外受众更好理解当代中国实践背后的历史逻辑、价值逻辑、理论逻辑和路径逻辑。而在语态上要从“宣传说教”向“交流互鉴”转型,内容上从传播“中国符号”到“中国价值”转型,更进一步挖掘“中国价值观”所在。
在如何尽快适应媒体融合变革的问题上,肖思思认为网生纪录片、纪实短视频等形式是比较好的促进中国纪录片走出去的方式。并指出我们要寻找和融合新媒体端和海外主流新媒体平台的传播规律的表达方式,尽快形成我们的国际传播融媒体矩阵。
同时肖思思表示纪录片的中外合拍、合作传播已经进入常态化,纪录片产业的国际化与市场化进程加快。在此种情境下,我们要保持更开放的态度,坚持更紧密的合作,更进一步加强中外合作,拓展交流互鉴的渠道。
《共同的追求》海报
“一为创新播出形式,引导海外网民客观评介新时代中国。二为善用西方宣传技巧,积极把握和运用国际传播规律。三为充分借鉴西方影视作品发行经验,以‘卖出去’代替‘送出去’。”中国外文局解读中国工作室国际部主任祝伊杰在论坛的最后总结了三条具有指导意义的新形势下国际传播工作的要点。
并向纪录片从业者发出号召,希望凝聚更多纪录片人的力量,以融通中外的新语态不断推出符合国际传播特点的作品,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祝伊杰发表演讲
新的历史征程,新的目标任务,新的阶段性特征,新的时代使命为每一位纪录片人抛出了新的思考命题。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始终携手广大纪录片人,在记录与典藏历史、讲述真实而动人的中国故事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