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想法
30 同理是个奢侈品

30 同理是个奢侈品

作者: 五福居主人 | 来源:发表于2022-08-26 07:42 被阅读0次

        W总今年42岁,在大厂某下属子公司做总经理。风华正茂时,本该意气风发。但第一次见面,我感觉他眼神的躲闪。访谈中,他告诉我他3年前被确诊为重度抑郁症。他现在想的目标就是能够每天不依赖安眠药自然睡眠4小时。

        不是在大厂工作都是幸福。年纪是越来越大,年轻人的思潮、老板的要求,市场的变化,每个人似乎都在问他要答案,但是他问谁要解决方案?

        回想你成长的经历,当你还是年轻人的时候,你是怎么和老板相处的?我问。

        我们那时候简单,我就想把事情办好。我能理解我老大的难处,也非常珍惜他给我的机会。年轻的时候,都容易冲动,也就容易出错,但是我那时候的领导太厉害了,他既可以很严厉的批评,但是他也总是很了解你出错的背景和原因。我觉得他给我树立了一个榜样。但是现在的孩子们不行啊。都等着你分配。谁也不会替你考虑。我同理他了吧,他觉得那是你领导应该做的,唉!

         每个人都在希望你理解他,可谁理解理解我呢?

         W总发出的疑问并不是少数。很多老板内心都是这样的孤独。另一个被团队折腾的老大直接说,团队成这样,是我的错,我就是太善良。一句话潸然泪下。

        沟通一课是领导力发展必谈的话题。沟通的生产力要素中第一条,就是同理心。这似乎是个必需品。两个人的情感情绪不同频的情况下的交流,带不出人共识后的愉悦、勇气、愿望。成功的沟通,一定是同理高手。

    我的疑问是,既然同理是个必需品,那为什么大家都并不能好好做到?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走访了一些领导者,得到的答案有如下几类:

        观点1.真正理解并做到同理的人本身就很少。同理不是同情、也不是帮助,它需要一个人脱离自己感知他人,需要完全设身处地的想他所想、知他所想、感其所感等等。但脱离自己,脱离小我的状态是一般人不会去做的事情。同理这个能力原本是与生具有的,但随着在人世间发展,是会磨灭、破碎、退化的。

        观点2.为什么要同理?需要给沟通双方一个理由。上级一定要同理下级吗?下级一定要同理上级吗?做事就做事,工作就是工作,干嘛讲那么多的人情世故?这属于典型关于三观的提问。关于这个提问,在社会学的范畴中探讨,的确这个答案不是必须的。这取决于社会文化导向和伦理的约束。圣经福音中说,所有圣子圣徒都是兄弟姐妹,应该互相关爱。中国论语讲德行天下,“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中外古代都在通过一个关于相互关爱的思想引导社会人规范,并用“礼”来引导人的行为。现代人似乎只有法律为底线,什么是当下应有的社会伦理和文化还一直在探索中。如果这个提问放在组织管理的范畴中探讨,会涉及组织文化、管理领导力风格及公司行为规范引导上。组织管理的问题往往是具体化的,形而上的原则与形而下的行为导引都需要明确化。不明确,就会形成待争议事件。很多时候就形成了相互推诿责任的工具。

    观点3:价值观不统一情况下,我要不要同理?“我真的不是不想同理他,但他的做法实在不能让我接受。我没法同理他。”这样的表达比比皆是。首先同理的目的不代表接受。考虑要不要接受对方价值观和行为,和要不要同理TA是两件事。其次,如果你真的同理他,但不愿意表达你的同理,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不愿表达同理,是担心双方立场不同,同理也没用。“有用论”总是有一种价值交换的意味在。人情交换有时候的确没有啥用,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感恩和回报,同理不一定能换来对方的同理,以及好的回馈。这一切都关乎你自己的价值观。

    了解一圈下来,我发现同理虽然是沟通生产力中的必需品,但它的的确确是人际社会中的奢侈品。既然是奢侈品,那作为当事人,如果你曾经得到过,那就好好珍惜给你的人。如果你在犹豫中,也尽可以考虑沟通对象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保护好自己,不必要求自己。无论哪种情况,具备同理他人的能力和意识,依然是需要的。那代表着自体的完整和内心良知的清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30 同理是个奢侈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kqt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