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午吃完妈妈做的藿香鲫鱼,我照例去洗碗,用iPad给老妈放她一直心心念的人生之路。
边洗碗边看着窗外翠绿的树,偶然回头,看见母亲乖乖的坐在沙发上,聚精会神的盯着屏幕。恍惚间,感觉她还是那位16岁的少女。似乎少女与妈妈并无太大联系,但这也是大部分女孩要经历的人生旅途。
这两天,老妈牵线给她同事的女儿介绍了一个对象,我取笑道,你牵的线一般都不成。我妈谄媚贴近我,那你去给妹妹介绍嘛。我直接拒绝,这事应该去找姐姐,我也没红娘的命。果不其然,第二天,妈妈同事就发来信息,说女儿强烈反感父母摧婚,说当今社会对女性非常不公平,我们女孩自己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结什么婚。我在旁边笑了,这很正常啊,去年我也这么想的,单纯后面觉得想通了罢了。
从女孩到母亲的角色转变关键是婚姻,我们总是苦苦寻求婚姻的意义,就像年少的我们,询问学习为了什么,人生的意义又如何。结果慢慢发现,好多问题并没有确切的答案的。每个人的答案也是不一样的,婚姻也是如此。目前我对于婚姻的答案,更倾向于陪伴吧。我觉得我并不是一个能忍受寂寞的人,能陪伴我的父母,朋友,姐妹,只能在人生的阶段性中,可能人生后半程是伴侣给予的,也是我们要给予伴侣与孩子的。
新婚快两年的姐姐,在刚结婚一年就有了小宝贝,现在豆芽已经快一岁了。姐姐自从修完产假上班后,就很矛盾纠结。在我们的小群里不止一次提起了辞职,因为她想更多的陪伴小豆芽,据说0到3岁是最佳的陪伴期。我似乎每次都在反对,说考虑孩子的同时还要考虑自身的一个发展,毕竟职场对于已婚女性是很有偏见的,也能理解,毕竟大部分婚后女性重心会往家庭上转移。但我可能因为还没有结婚,更多的考虑的自身的利益,怕到时候到最后,什么也没有了。但仿佛母亲的天性就是奉献,哪怕最后什么也没有。十月怀胎的共同生活,应该是这份羁绊的缘由么?希望以后当妈妈的我能说的明白。
妈妈是从这些经历走过来的成功人士了,她在家唠叨,刀子嘴豆腐心,家务事处理的头头是道;她在外面,是个社牛,公司安排的任务都是超KPI完成。她循规蹈矩的过着她的一生,年少时,蹦蹦跳跳的在田间追逐嬉戏,春天时去山间摘下一大捧鲜花送给外婆,高中时因为听不懂化学在课堂上捣乱,最后也无缘大学,但仍就保留着阅读的习惯;初入社会就认识了老汉,不顾舅舅反对嫁给了父亲,据她说,是圣母心泛滥了。她20岁生下我,开始母亲的一生,苦口婆心让我好好学习,教我人情世故,但凡是她所认为对的事情,她可以耗时几年在你耳边重复,直至你接受。她把她所有的耐心都倾注在我和我爸身上,这也应该是一位母亲的价值体现了。亲爱的宋女士,你是一位很棒的母亲,也活出了优秀的自己,你在生活琐事中,平衡了母亲与自我的发展,真的很累,但你坚持了。
少女和母亲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角色,但他们似乎是大部分女性都要去经历的,我想我也应该是大部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