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来白马寺还是2010年春天,当时特喜欢寺庙的清幽,和同事约好以后每年都来,没想到再次拜访已是13年后的今天!
景区就不再介绍了,度娘知道的比我精确,网上的照片更是数不胜数,我呢,只谈自己的一点感触。
之前并没有去白马寺的计划,只是今天早上送儿子去幼儿园,一路上凉风习习,天上还有几片黑云,天气预报说今天有小雨,这对怕热的我来说是一个绝佳的出门之机,便建议老公一起白马寺。为什么是白马寺?因为白马寺有一池莲花,我老早就想亲眼看看荷叶上的珍珠啦。
老公欣然应允。从幼儿园回来,用了不到十五分钟的时间就出发了,行李简单的很:老公背一个包,里面装着我们俩的身份证和房门钥匙,一小卷面巾纸,一瓶矿泉水,为了应对小雨天气,又放了两把雨伞。
在高德地图查了去白马寺的最优路线,我们选择了坐公交车去景区。先在小区门的斜对面坐21路公交车,到终点站后下车转56路公交车,56路车的终点站就是景区门口。虽然有空调有座位,但是第一次连续乘坐这么长时间的公交车还是很累。好在途径的许多地方是耳熟能详却没有到过的,所以闭眼休息一小会儿便又好奇地隔着窗子多看了两眼外面的风景。
原来,天堂明堂应天门都在21路车的途经地啊,我原来以为它们都离我家好远好远,远到不坐地铁就不能去似的。这下我知道了,只需花一元钱,仅仅乘坐这条公交线,我就可以逛洛阳许多景区!呵呵,前几天我们还坐地铁出行呢(虽然地铁速度快,但是地铁站离我家远,还没有点对点的公交车,需要坐出租车到达!这样算起来,还是乘公交方便!)
我也看到了洛阳旅游攻略里多次提到的西工小街锅贴,唉,它居然身居陋巷。虽然酒香不怕巷子深,我还是为它感到遗憾。
继续走,过了青年宫、洛邑古城、丽景门,再往前走,到了洛阳的烧烤圣地——塔西。车辆继续向东,走过许多在我看来陌生的地方,然后北拐,继续走,走过许多陌生又熟悉的村庄,终于到了白马寺门口。
这个地方现在繁华了不少,但是仔细辨认起来,还能看到十三年前的影子。站在白马寺的门口,我还能指出曾经吃午饭的那家饭店,走进去,收钱的大爷换成了一个中年男子,是子承父业还是换了老板,不好说。
我和老公干脆先吃饭,再进去游玩。菜谱拿上来,看到面食类里,有一项“素面”,心头一动。上高中的时候,中午去学校附近的一条街吃的就是素面,一元五角一碗。食材不过是面条、小葱、蒜、豆芽、番茄(夏)、萝卜和白菜(冬),类似于家里的汤面条,只是比汤面条稠一点,吃起来香喷喷、喷喷香。十三年前在这里吃素面,大约是3.5元一碗,现在10元,按工资所得算起来,也就正常价钱。
我很想吃一碗素面的,犹豫了一下,选了炒面。表面也是高中时的味道,食材也是简单到极致,面条、韭菜、豆芽、鸡蛋。我这次吃的炒面,份量不到小区楼下的一半,价格只便宜了一元!景区嘛,可以理解!
刷旅游年票进去的,去了直奔寺庙的法务流通处,我想为自己请一串十八籽。流通处不大,人很多,并排两对人,一问才知一队付款,一队拿货。我付款成功后,是马上领到十八籽的,先是惊奇了好一阵,站在旁边观察了一阵才明白:来寺里请的最多的是十八籽,所以付款处有许多,要多少直接给。其他的物品需求少(价格贵),只能再去柜台处拿了。
有了十八籽,来白马寺的任务基本完成,剩下的就是逛寺里的美术馆和博物馆,偏偏这两处暂时不对外开放,我们只能自己闲游了。
我对香火味过于敏感,一靠近就打喷嚏,只能远远地看看。老公自己一个人各殿看了看,回到我身边,我们一起去了清凉台。清凉台有一许愿池,他拿出几枚硬币给我,让我抛下试试,我说这两周夫妻俩没啥矛盾,感觉万事如意,现在没什么愿望了。他说,他希望我弟弟的婚事顺利,家人身体健康,我赶紧夸赞他比我对我娘家人还用心!
接下来就是闲游了,几处打卡。
![](https://img.haomeiwen.com/i20462476/26db2c3314a7cd1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0462476/bfcd2456c66382e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0462476/5ea8391a32f6ff5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0462476/3b81a98c0c8be732.jpg)
凭吊了狄仁杰墓,再沿着荷花池转回来,穿过竹林,来到止语茶社。这是寺庙免费供应茶水的地方,因环境清幽,特别吸引人。先在门前拍个照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20462476/69e9a325816e71b7.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0462476/6c98cc476ee4860d.jpg)
门外的凌霄花开得热烈奔放,许多人拍照,我们等了好久才拍了一张单人照!
![](https://img.haomeiwen.com/i20462476/66569822f64eff84.jpg)
走进止语茶社,第一感觉是难得的静。人很多,几乎没有声音。一位居士手持“止语”的牌子站在入口处,用手势告诉人们如何拿浅浅的茶盏,哪里倒茶,何处用茶。
茶盏从高温消毒箱取出来很烫,倒上茶水就更烫了。老公干什么活都不怕苦,就是手不耐高温,巧的是我的手比较耐烫,就不分欣喜地代劳了。他很高兴,我也很高兴。
喝了三盏茶,脸上的汗落了,也不累了,我们一起朝出口走去。一路上有许多茶水供应处,游人可拿杯子去接的。这给我一个提醒,以后出来旅游,应该带个杯子。
出来后沿着两边的小店看了看,店里的东西和洛阳其他景点卖的并无不同,只是手串和唐三彩更多一些。当然,小吃店装修得更精致一些。
依旧是坐公交车回去的,感觉回程的车更快一些,路程也似乎短了许多。窗外风景变换,心情格外轻松!
再出去,白天就去龙门石窟,晚上就去九州池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