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成长励志想法
在《娱乐至死》的时代重拾思考

在《娱乐至死》的时代重拾思考

作者: 码字的维C小姐 | 来源:发表于2019-05-28 16:15 被阅读0次

“娱乐至死”这四个字,既骇人听闻又习以为常,可能它是这个时代最好的代名词。

看了《娱乐至死》这本书,发现就算把书的核心思想放在今天,也一点都不过时,仍然很有代表性。

该书出版于1985年, 作者尼尔・波兹曼主要讲述20世纪后半叶,电视作为最流行的媒介是如何改变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的。

“所有这些电子技术的合力迎来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躲躲猫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一会儿这个、一会儿那个突然进入你的视线,然后又很快消失。这是一个没有连续性、没有意义的世界,一个不要求我们也不允许我们做任何事的世界,一个像孩子们玩的躲躲猫游戏那样完全独立闭塞的世界。但和躲躲猫一样,也是其乐无穷的。”

所以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信息,比如刷不完的朋友圈、微博和抖音视频,然而这些信息之间没有任何的连续性,它们只是让我们不断得到感官刺激和新鲜感的“伪语境”,在我们的感官得到满足以后又很快地消失,娱乐过后接着而来的是新一轮的娱乐。

过去是电视媒体,现在是互联网社交网络和所谓的新媒体,每天制造海量的“娱乐信息”,使每一个人目不暇接,时间不知不觉地被消耗,直到每一个人的时间被耗尽。我就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很强迫症地一定要把微博、朋友圈和豆瓣广播刷完才睡,然而认真思考一下,这些信息和娱乐对我们其实并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反而带来虚无感。

“古往今来,没有其他任何一种媒介能像书一样让我们感受到过去是如此有用。在关于书的一次谈话中,卡莱尔说,历史不仅是一个世界,而且是一个鲜活的世界,虚幻的反而是现在。”

回到实际生活当中,《娱乐至死》这本书从侧面上鼓励大家去重新拾回书本,回到那个为了解决问题而去搜寻信息的年代。因为书本所包含的信息是连贯的,成系统的。 通过阅读文字本身,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而不是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和无限的娱乐循环当中。

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是一个,真正意义上娱乐至死的世界,每天爆炸的信息流和泛娱乐的内容正在将我们的喜怒哀乐逐渐化为平静。

只有这个时代,段子手才会横行,人人都是逗比,笑点越来越高,精神越来越脆弱,情绪越来越扁平……

我们总是说,生活太艰难,所以休闲时间当然要疯狂的娱乐……

疯狂过后呢?

我们被信息流切割成碎片,我们被消费时代裹挟,我们的幸福被物化。

与时代对抗,显然不理智。

保持清醒与警觉,辩证看待。

相关文章

  • 在《娱乐至死》的时代重拾思考

    “娱乐至死”这四个字,既骇人听闻又习以为常,可能它是这个时代最好的代名词。 看了《娱乐至死》这本书,发现就算把书的...

  • 是什么让你放下手机开始读书【原创】

    当下是一个什么时代? 娱乐至死的癫狂时代。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手机是获得娱乐快感最便捷,最容易的工具。 每个人...

  • 在“娱乐至死”的时代读《娱乐至死》有感

    禾玥读书第三期 关于本书与作者 《娱乐至死》这本书是媒介环境学的经典作品。 作者尼尔·波兹曼在书中对比美国印刷术时...

  • 娱乐至死?

    《娱乐至死》这本书是以电视时代的美国为背景,讲述印刷时代造就了理性思辨的人,电视时代则造就了娱乐至死的人。 现在我...

  • 娱乐至死,娱乐的时代

    萧伯纳第一次看见百老汇和四十二大街上夜间闪烁的霓虹灯时说,如果你不识字,这些灯光无疑是美丽的。 娱乐是电视...

  • 警惕娱乐至死 守护人性良知

    【圣心塾琐言】 娱乐至死是新媒体时代催生的恶习。 娱乐至死是内心野性的无底线宣泄。 娱乐至死是对人性良知的渐进性窒...

  • 娱乐至死的时代

    以前有本书叫做《娱乐至死》,英文叫做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 今天在中国生活的我们离...

  • 娱乐至死的时代

    这个时代不允许人们进行深层次的言语交流,不允许人们在朋友圈发表文绉绉的心灵感想,不允许人们发表学术性词组。 一个娱...

  • 娱乐至死的时代

    《美丽新世界》中,曾描绘了一个“美丽”到癫狂的世界,那里没有痛苦、没有嫉妒、没有烦恼,人类的一切负面情绪都不复存在...

  • 娱乐至死的时代

    今年的3月17日,我在微博上发了下图中这样一段文字: 我当时为什么会蹦出这样一段话呢? 在今年这个特殊的四个月“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娱乐至死》的时代重拾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kvdtctx.html